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潮课

2022-07-10 04:58:32 百科资料

潮课,指在高校中一些新奇刺激的选修课,五花八门的选修课中出现了品酒、星座学、三国杀等"潮课",引来不少学生争相选择。

  • 中文名 潮课
  • 简介 在高校中一些新奇刺激的选修课
  • 现状 引起不少学生争相选择
  • 举例 哈利·波特与遗传学

概述

  潮课,指在高校中出现的一些新奇的选修课。五花八门的选修课中出现了品酒、星座学、化妆、三国杀等"潮课",引来不少学生争相选择。例如,《哈利·波特与遗传学》是中山大学医学院2011一2012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公选课,要求学生"对哈利·波特小说或电影感兴趣"。在国内外大学的课程表上,各类"潮课"一直花样频出,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引人深思。

现状

  《哈利·波特与遗传学》是中山大学医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公选课,要求学生"对哈利·波特小说或电影感兴趣"。

  广东省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三国杀攻略教程》;广东金融学院开设《爱情心理学》,教同学们怎么谈恋爱,期末如能"牵手成功"就可以拿高分;中国政法大学根据当红美剧《LIE TO ME》(别对我说谎)开设《心理应激微反应》选修课……

  在欧美国家,这类"潮课"风靡已久,"魔法课"、"僵尸课"、"爬树课"……

专家点评

  在"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风气弥漫国内各大高校之时,"潮课"风吹来,学生大叹过瘾,专家学者们也开始了反思。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从高校"潮课"的开设情况看,有迎合这种心态的趋势,如果这成为一种"潮流",是可以给大学课程带来一点活力,但却无法真正让大学课程丰富多彩。若这类选修课形式重于内容,或娱乐性过强,科学性不足,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取出新奇的名字,终究还是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认为要让大学的课程有吸引力,应该扩大教师和学生的自主空间。用什么教材、选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由教师自己做主,而不是"规定动作"。同时扩大选修课的比重,在国内,学生选修课比例只有不到20%,而在国外这一数字有60%。课程总量多,名目多,老师上课方式也多,就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提高课程质量,出现更多符合学生个性要求的课。

  专家认为,大学课程设置的主旨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又对学生发展有帮助,并不用将课程的场合、方式、内容看得那么严肃、不可更改,而应更宽容地对待教育中新的尝试;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过程,没有必要将知识完全刻板化。

  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庞维国认为,传统的选修课是学术型课程较多,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足,从这一角度讲,国内的选修课正在向欧美高校借鉴和靠近。这些新型的"选修课"能寓教于乐,鼓励更多学生实际参与,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大学应秉承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给另类课程以发展空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宏认为,许多选修课还保持着"知识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如今的创新选修课在形式上更受学生欢迎,更能让学生接受所教授的知识和理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