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潜鱼

2022-07-06 13:33:50 百科资料

潜鱼(fierasfer),亦称珍珠鱼、海参鱼(cucumber fish)。潜鱼的身体细长,左右扁平,无鳞,一般半透明。背鳍与臀鳍长,汇合于长而尖的尾的端部。体长多在15公分(6吋)左右。主要分布于热带,现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在浅海中。生活在海参的肠里,把尖尖的尾插入海参的排出口,顺着方向溜进去,除了产卵和觅食外不会到外面来。依种类的不同其躲藏的海参的种类也有所不同,有时也会躲进海参以外的动物里面。潜鱼科(Carapidae)约27种细长呈鳗形的海产鱼类的统称,以生活在海参、珍珠贝、海星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体内而著称。

  • 中文名 潜鱼
  • 界 动物界
  • 门 无脊椎动物
  • 亚科 潜鱼亚科

潜鱼亚科

  鳕形目蛇鳚亚目潜鱼科的1亚科。因多潜生于海参类体内而得名。世界有4属约26种。鳗潜鱼属,体细鳗状;上颌骨隐皮内;无犬齿;寄生于海参类体内。生于太平洋及印度洋热带。有4种。中国的台湾省产宽臂鳗潜鱼、细鳗潜鱼与蚓鳗潜鱼。潜鱼属,颌骨游离,无犬齿;肛门位胸鳍基下方或附近,寄生于海参、海星、贝类及海鞘等体内。生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热带。约有15种。南海有细扁潜鱼、细尾潜鱼、大牙潜鱼及长臂潜鱼等5种。犬牙潜鱼属,颌骨游离,两颌齿群带状,前端有大犬牙;体高约为宽2倍;上颌骨后端宽大;肛门位胸鳍基远后方。约有4~5种。生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扁牙潜鱼属,颌骨游离,上颌骨后端细弱;体很侧扁、高至少为宽3倍。寄生于印度洋到菲律宾、斐济等浅海贝类体内。至少有2种。中国尚无记载。

潜鱼习性

  潜鱼全长30厘米,体形细长,左右扁平,背鳍和尾鳍一直连到尾巴,生活在海参的肠里,以小形甲壳类为食,但也会吃海参的内脏,如地中海产的潜鱼经常会把为自己隐身的海参内脏吃掉。所以与其说这是共生,不如叫寄生。海参的肠,在接近排泄口的附近是鼓起来的,可时常送进新鲜的水,此处也有呼吸器,称为副呼吸器。曾有一条海参的副呼吸器里寄生了7条潜鱼的例子。

潜鱼

  潜鱼见到海参,先会用眼睛观察海参的排泄口的情况,然后把尖尖的尾插入这排泄口,顺着溜进去。潜鱼能感觉到海参排泄时喷出的水流,这时会钻进海参的体腔内。肛门在喉部,所以只要把头伸出来就可以排泄,这样,除了产卵和觅食外就不会到外面来了。依种类的不同其躲藏的海参的种类也有所不同,有的也会躲进海参以外的动物,如海胆、海星、蚌、贝的副呼吸器里面。卵是浮游性的,具有粘性,组成约6~7厘米的长的圆柱形块状。孵化后的幼鱼,在颈部有穗边之细长旗状丝,叫旗状丝仔鱼,过着浮游生活,成长后陆续潜入身长10厘米的海参体内!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