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
滔滔,汉语词汇。
拼音:tāo tāo
释义:1、指大水奔流貌;形容大水奔流的样子。2、比喻言行或其它事物连续不断。3、盛大;普遍。4、和暖;和乐。
- 中文名称 滔滔
- 外文名称 Surging
- 拼音 tāo tāo
- 反义词 涓涓
- 注音 ㄊㄠ ㄊㄠ
基本解释
- [torrential;surging]∶,如:白浪滔滔。
- [keeping up a constant flow of conversation;chatter like a magpie]∶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他滔滔地辩论着,脸上兴奋得通红。--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 这使他们骄傲了,一路滔滔开向平型关,…。-- 周立波《悼田守尧同志》 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楚辞·东方朔·七谏》
- [grand;magnificent;universal;common]∶盛大;普遍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书》 况且老荆那样的人,滔滔者皆是,换一个来,何尝会比他好?-- 茅盾《路》
- [warm]∶和暖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
引证解释
1、大水奔流貌。
《诗·齐风·载驱》:"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 毛 传:"滔滔,流貌。"
汉 王粲 《赠文叔良》诗:"瞻彼 黑水 ,滔滔其流。"
毛泽东 《沁园春·雪》词:" 大河 上下,顿失滔滔。"
无线电视剧《上海滩》主题曲:淘尽了 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2、比喻言行或其它事物连续不断。
《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年滔滔而自远兮,寿冉冉而愈衰。" 王逸 注:"滔滔,行貌。"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坂走丸也。时人服其俊辩。"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原甫见寄》:"语道滔滔是,论情往往牵。"
元 萨都剌 《灯蛾来》诗:"尔为微物不自觉,往来就死何滔滔。"
清·田兰芳《将别石仙堂(袁可立堂号)》:"烟草经年锁屋牢,每闻银榜兴滔滔。"
周立波 《悼田守尧同志》:"这使他们骄傲了,一路滔滔开向 平型关 ,并且指日要到达 太原 ,去喝那里的葡萄酒。"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二:"他滔滔地辩论着,脸上兴奋得通红。"
3、盛大;普遍。
《诗·大雅·江汉》:"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 孔颖达疏:"滔滔然多而广大者,令之顺此东流以行征伐。"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 刘侯 奉使光推择,滔滔才略沧溟窄。"
《新唐书·刘迅传》:"天下滔滔,知我者希。"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然世间惟下下人最多,所谓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茅盾 《路》八:"况且 老荆 那样的人,滔滔者皆是,换一个来,何尝会比他好。"
4、和暖;和乐。
《楚辞·九章·怀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王逸 注:"滔滔,盛阳貌也。 《史记》作'陶陶'。"
南朝 宋 谢灵运 《善哉行》:"鄙哉愚人,戚戚怀瘼;善哉达士,滔滔处乐。"
明 王錂 《寻亲记·相逢》:"他那里安然寝睡,高枕无忧,其乐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