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溶质质量分数

2022-07-01 15:40:29 百科资料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是一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 通常以百分数(百分比)表示 。

  • 中文名称 溶质质量分数
  • 表达式 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 适用领域 溶液类问题计算
  • 应用学科 物理,化学

注意事项

  应该注意: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百分比)表示。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未溶解部分溶质质量不归结于溶液内)。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溶质的质量分数和饱和不饱和无直接关系

  但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 g)

  ①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但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但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溶解度是用来表示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某100克溶剂中溶解该物质质量大小,常用单位为质量单位。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温度有关,需交代清楚温度大小。

  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组份之和-m气体-m沉淀

计算方式

操作步骤

  关于溶液稀释或增浓的计算:

  ①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

  因为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若设浓溶液质量为A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B g,则Aa%=B b%(其中B=A+m水)

  ②关于溶液增浓(无溶质析出)的计算

  溶液增浓通常有几种情况:

  a、向原溶液中添加溶质:

  因为溶液增加溶质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增加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而溶液的质量=原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所以,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溶质B g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Aa%+B g=(A g+B g)×b%。

  b、将原溶液蒸发去部分溶剂

  因为溶液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蒸发B g水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Aa%=(A g-B g)×b%。

  c、与浓溶液混合

  因为混合后的溶液的总质量等于两混合组分溶液的质量之和,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两混合组分的溶质质量之和。所以,设原溶液质量为 A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浓溶液质量为B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则:Aa%+Bb%=(A g+B g)×c%。

  6、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解这类问题时要注意:

  ①化学方程式下相对应的物质质量不能直接写溶液质量,而要写参加化学反应的溶质实际质量。

  ②若已知溶液的体积或求溶液的体积,要用m=ρV这个公式进行换算。

  ③单位要统一。

  7、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具体情况

  ①若溶质全部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直接利用上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②若溶质虽不与水反应,但没有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只计算溶解部分,未溶解部分不能参与计算。

  ③若溶质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就为反应后的生成物了。

  ④若溶质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就不包括结晶水的质量。因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结晶水就转化为溶液中的溶剂了。 ⑤关于酸、碱、盐溶液间发生1~2个化学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问题的计算。首先要明确生成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其次再通过化学反应计算溶质质量是多少,(往往溶质质量由几个部分组成)最后分析各量间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再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⑥给定溶液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或溶液中某种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等形式,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如某NaCl溶液中,Na︰H2O(数目)=1︰100,计算NaCl的质量分数。

方法探讨

  对于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有两种求法:a、溶液组成法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其中溶质一定是溶解的,溶剂水根据不同的题目通常有两种情况:①原溶液中的水,②化学反应新生成的水。

  b、质量守恒法

  溶液质量=m(反应)-m↓-m↑,此法较为简单,其m(反应)代表反应物(或溶液)质量总和,m↓表示不溶固体及生成沉淀的质量,m↑表示生成气体的质量。

公式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C)=S/(100+S)*100%

  S=M质/M剂*100 g

  8.溶解度曲线

意义

  曲线上每一点表示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质和溶液共存的饱和溶液

  曲线下方的点是不饱和溶液

  整条曲线表示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两条曲线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应用

  给出不同物质溶解度曲线,比较同温下溶解度大小

  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程度,确定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如受温度影响较大,则用降温结晶,如受温度影响较小,则用蒸发结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