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溶解度曲线

2022-07-09 06:11:00 百科资料

溶解度曲线定义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出来的曲线。 

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随温度一定而一定,这种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少部分物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中文名 溶解度曲线
  • 变量 温度

意义

  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曲线上点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上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溶液。

  2.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曲线上面的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

  4.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曲线上线的意义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曲线上面的意义

  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一定量的溶剂。

曲线交点的意义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变化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硝酸钾(KNO3)。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氯化钠(NaCl)。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如氢氧化钙【Ca(OH)2】。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纵坐标表示体积),曲线也为"下降型",如氧气(O2)。

应用

  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2.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绘制

  用纵坐标的变化表示溶解度变化,横坐标的变化表示温度变化,把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标在图上,得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为溶解度曲线。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