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溶蚀洼地

2022-07-06 08:33:48 百科资料

分布在峰丛或峰林之间,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平面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长轴常沿构造线发育,面积约数平方公里至数十平方公里。洼地底部呈线凹形,有时因漏斗及落水洞的分布而略有不平,表层堆积有厚度不等的残余红土及水流冲刷来的红土堆积。

  • 中文名 溶蚀洼地
  • 状态 封闭或半封闭
  • 分布 在峰丛或峰林之间
  • 平面形态 圆形或椭圆

  溶蚀洼地与峰林同时形成,开始在峰丛之间可能形成一些由岩溶漏斗、落水洞集中的小凹地;而后小凹地水流集中,使地表及地下的岩溶作用均强烈发展,漏斗、落水洞逐步扩大,形成溶蚀洼地。地壳相对稳定时期越长,溶蚀洼地面积越大。有时溶蚀洼地积水,可形成湖,称岩溶湖,溶蚀洼地上常有耕地分布。在我国广西一带分布较多。

  溶蚀洼地:由喀斯特漏斗扩大或合并而成的,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喀斯特地貌类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