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石方
溶石方为精细配伍,用药为中、苗医结合,水煎内服中药,既能快速通尿止痛,清热消炎,又能软坚散结、行气活血,驱除肾结石致病因素,溶解结石,再通过尿液将其排出体外。
- 药品名称 溶石方
- 别名 内金溶石方
- 是否处方药 非处方药
- 主要适用症 通尿止痛,清热消炎,驱除肾结石
- 用法用量 每日一付,每次一碗为宜,十五付为一疗程
产品成分解析
鸡内金:为不规则卷片,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气微腥,味微苦。治食积胀满,消积滞、健脾胃、通尿排石。
车前子: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气微、味淡,入肾、膀胱经。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尿血,肾结石。
蛤蟆草:又名委陵菜,暗棕色或暗紫红色,有纵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排石通尿的功效,主治臃肿疮毒,肾积水等。
泽泻: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气微,味微苦。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等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引起的肾结石、肾积水病症。
盾翅藤:倒心叶盾翅藤木质藤本,枝被丁字毛。性凉,味涩,具有清火消炎、利尿排石等功效,用于肾结石、急慢性肾炎等。
病理病因
中医认为,肾结石,即湿热下注,化火伤阴,煎熬体液,凝结而成沙石。
西医学分析:肾结石形成主要原因就是饮食。它是由饮食中可形成结石的有关成分摄入过多引起的。再细一点解释是:
1、体内草酸的大量积存,是导致肾尿结石的因素之一。如菠菜、豆类、葡萄、可可、茶叶、桔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笋等这些人们普遍爱吃的东西,正是含草酸较高的食物。
2、嘌呤进入体内后,要进行新陈代谢,它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如果,一次过多地食用了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嘌呤的代谢又失常,草酸盐便在尿中沉积而形成尿结石。
3、多吃了体内脂肪必然增高,脂肪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因而引起对草酸盐的吸收增多,如果一旦出现排泄功能故障,如出汗多、喝水少,尿量少,肾结石很可能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
4、糖是人体的重要养分,要经常适量增补,但一下子增加太多,尤其是乳糖,也会使结石形成创造条件。
5、如果经常过量食用高蛋白质的食物,便使肾脏和尿中的钙、草酸、尿酸的成分普遍增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通过肾脏功能把多余的钙、草酸、尿酸排出体外,这样,得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症的条件就形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肾结石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如此。
制作方法
1、准备砂锅一个,洗刷干净;
2、将一半药材放入砂锅内;然后将秘药包里的药粉倒于煎药袋内,扎紧袋口同置入煎药锅内,再将剩余药材倒入,使药粉包处在药材中间,最后将整体药材压紧,配以约1200ml水浸泡5分钟后煎煮。(注意:压紧药材后,所加的水浸没药材就好,约1200ml即可,水不易过多或过少。); 3、煎煮时掌握好火候和煎药时间,先以大火煮沸,接着以文火煎煮30分钟即可;
4、将药汁倒出,分为三碗,每碗200ML左右;分别为饭后半小时服用。药液可置入冰箱保存,服用时加热。
使用注意事项
1、用砂锅煎药:砂锅为最佳煎煮器具。
2、煎药加水1000~1200ml为宜:水过多会减弱药效,易溢出锅,流失和浪费药效成分;水过少不能保证服用量,因煎煮过程中药汁易蒸发而减少。
3、保留浸泡药材的水:浸泡后使药材变软、膨胀,有效成分全部溶解于水中,因此无需把浸泡药材的水倒掉,防止有效成分流失。
4、需按说明、按疗程服药:用药间断、随意停药,或增加服用量,而增加身体负荷,甚至延误治疗时机而导致病情复发,从而达不到治本的预期效果。
5、服用剂量注意:根据年龄使用:10至15岁,药量是成人的三分之二,5至10岁是成人的二分之一。老人,年龄在60至70岁是成人的三分之二,70以上是二分之一。
护理保健措施
1、适当锻炼:多参加有氧运动,多出汗,保持好心情,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酸性物质。
3、生活规律:生活不规律,易加重体质酸化,同时需远离烟、酒等酸性食品。
4、多喝水:在炎热季节或运动出汗后应多饮水,量少次多,避免尿液过分浓缩,防止尿中晶体沉积。有利排泄出体积比豌豆小的结石,还能有效地阻止结石的形成。
5、注意饮食: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多吃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