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湿热中阻证

2022-06-26 13:30:16 百科资料

湿热中阻证是一种病症,主要特征是:​胃脘疼痛,或引背,嘈杂灼热,得食不减,口干口苦,渴不喜饮,头重如裹,身重肢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症候

  胃脘疼痛,或引背,嘈杂灼热,得食不减,口干口苦,渴不喜饮,头重如裹,身重肢倦,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

  湿热中阻,气机不利。

治法

  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方药

  清中汤加减:黄连6克,栀子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茵陈15克,白扁豆10克,厚朴10克,延胡索克,竹茹5克,薏苡仁15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

  热象盛者,加金银花10克,蒲公英10克,黄芩克;口黏纳呆者,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热盛便秘者,加枳实克,瓜蒌仁15克,大黄(后下)10克;气滞腹胀者,加苏梗10克,大腹皮10克;大便带血者,加大黄炭6克,三七(分冲)3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