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湔裙

2022-07-10 09:41:13 百科资料

湔裙,读音为jiān qún,汉语词语,古代的一种风俗,指农历正月元日至月晦,女子洗衣于水边,以避灾祸,平安度过厄难。

  • 中文名称 湔裙
  • 拼音 jiān qún
  • 注音 ㄐㄧㄢ ㄑㄩㄣˊ
  • 出处 《北史·窦泰传》

解释

  旧俗正月元日至月底,士女酹酒洗衣於水边,可以避灾度厄,洗掉晦气。

出处

  《北史·窦泰传》:"﹝窦泰母﹞遂有娠。期而不产,大惧。有巫曰:'度河湔裙,产子必易。(去河边洗衣裳,生子就会容易)'"

  唐·吕渭《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诗:"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

  清·陈维崧《永遇乐·东溪雨中修禊》词:"湔裙节令,偏将丝雨,添满一川空翠。又称" 湔裳 "。

  宋·晏几道《木兰花玉楼春》:"晚红初减谢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湔裙曲水曾相遇。"

  清·黄仲则《绮怀》:"湔裙斗草春多事,六博弹棋夜未停。"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