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清江引·野兴

2022-07-12 20:51:05 百科资料

《清江引·野兴》是元代杂剧作家马致远写的一组散曲,共八首。这套散曲是作者归隐山林后所作,表现忘情物外、避祸全身的思想和抒发隐居乡村的村野逸情。

  • 作品名称 清江引·野兴
  • 作品别名 【双调】清江引·野兴
  • 作者 马致远
  • 创作年代 元代
  • 文学体裁 套曲

原文

  其一

  参见:清江引·野兴·樵夫觉来山月底

  樵夫觉来山月底,钓叟来寻觅。

  你把柴斧抛,我把鱼船弃。

  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

  其二

  参见:清江引·野兴·绿蓑衣紫罗袍谁为你

  绿蓑衣紫罗袍谁为你?两件儿都无济。

  便作钓鱼人,也在风波里。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其三

  山禽晓来窗外啼,唤起胶弃套愉山翁睡。

  恰道不如归,又叫行不得。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其四

  天之美禄谁不喜?偏则说刘伶醉。

  毕卓缚瓮边,李白沉江底。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其五

  楚霸王火烧了秦宫室,盖世英雄气。

  阴陵迷路时,船婚浆精渡乌江际。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其六

  林泉隐居谁到此榆谜地?有客清风至。

  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

  争甚么半张名利纸?

  其七

  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

  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

  是搭儿快活闲住处。

  其八

  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

  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

  高枕上梦随蝶去了。

  以上参考:

注释

  [1]林泉:山林泉石胜地,此处指隐居之处。

  [2]山中相:指陶弘景。

  [3]人事:指交往俗事。

  [4]噪:虫或鸟叫。

  [5]恰:正,恰好。

  [6]梦随蝶去:意谓人生如意 。

作品赏析

  元代前期整个社会就已经变得腐败黑暗,马致远在半世飘泊之后厌倦了世事,遂生退隐之心。这套曲子乃作者归隐山林后所作,表现忘情物外、避祸全身的思想和抒发隐居乡村的村野逸情。在远离尘嚣的僻远乡颈戏踏罪村,人际关系变得简单,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繁琐俗事也少了不少。闲来无事听蝉鸣、看葵花开放,又看前来采花粉的蜜蜂,高枕而眠进入了梦乡去旋霉。像庄周洒备梦蝶一样,作者也在梦中分不清自己和蝴蝶了。

作者简介

  马致远,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号"东篱",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翻宙洒"元曲四大家"。青年时期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仕途坎坷,政治理想一直没能实现。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死后葬于祖茔。他的杂剧作品见于著录的有15种,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集有《东篱乐府》。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