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丧天香楼

淫丧天香楼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三回中的原有情节,后来被曹雪芹删除。
畸笏叟在这一回回末有朱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应为"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甲戌本"十三回回末亦有朱笔眉批:"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
- 中文名称 淫丧天香楼
- 出处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十三回
- 旁证 秦可卿的生活原型
- 简介 是秦业从养生堂抱来的养女
删去的原因
清朝的文字狱登峰造极,曹雪芹如果照实写,很容易被人猜出书中映射皇族内部生活,"泄露、丑化皇室"的罪名是很容易致他于死地的,为了保住曹雪芹的性命、完成《红楼梦》的创作,心思缜密的畸笏叟才隐晦的要求曹雪芹把这一章的十五页删去了七八页,正所谓"去半"。
而且秦可卿的才华确实是红楼女子中罕见的,特别是后来的"托梦王熙凤"一段,其远见非一般胭脂俗粉能比,畸笏叟心有怜爱之意也确实属实,要求曹雪芹手下留情,也是该段被删的原因之一。
相关人物简介
秦可卿简介
秦可卿是秦邦业(旧本作秦业)从养生堂抱来的养女,小名可儿,官名兼美,后来嫁给贾蓉为妻。在《红楼梦》第五回通过警幻仙姑介绍,秦可卿原是警幻之妹,并"许配"给宝玉。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她妩媚有似宝钗,袅娜如黛玉。她虽在书中是转瞬即逝,作者描写她也是用曲笔,以致人们对她的品行留下许多疑点。
判词
画: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
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曲子《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颙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脂砚斋,是《红楼梦》抄本系统《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主要评点者。脂砚斋的批语在红学界称为"脂评"或"脂批",有脂砚斋批语的抄本被称为"脂本",脂评本是最贴合曹雪芹思想的《红楼梦》版本。但脂砚斋其人是谁,与《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什么关系,迄今未形成一致看法。红学界主要有四种说法:一、作者说;二、妻子说;三、叔父说;四、堂兄弟说。
从脂批的内容看来,脂砚斋其人与《红楼梦》的作者及其家族应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且社会地位完全相同。脂批中往往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和隐喻进行说明,并为红学的"探佚学"分支提供了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