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蒿子

海蒿子是植物标本。藻体主干圆柱形,直立,直径2--7mm,小枝互生,凋落后于主干上残留圆柱形迹。
- 中文学名 海蒿子
- 界 原生生物界
- 门 褐藻门
- 目 墨角藻目
- 科 马尾藻科
形态特征

藻体褐色,高一般30-60CM,可达1M。固着器盘状,上有单生,偶有双生或三生的圆柱状的主干。初生分枝自主干钝角羽状出生,为一年生,完成生殖任务后即行凋落,但在主干表面上遗留一个清晰的圆锥形突起,第二年,新枝在突起上部生出,初发生时,部分旧枝仍然残留在主干上,主干自顶端逐年增长,圆锥形的突起也逐渐增多。因此,主干虽然较短,但生长几年后,长可在4---10CM间,可达20CM,甚至可达35CM,直径2---7MM间。次生分枝自初生分枝的叶腋间生出,幼枝上和主干幼期均生有短小的刺状突起。因生活环境的不同,藻叶和气囊发生很多变化,据其变异可分为标准型、长叶型、大叶型、冠叶型、线叶型、刚叶型、钝叶型等七个类型。初生藻叶革质,全缘,长5-7CM,宽2-12MM,倒卵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生长不久即行凋落。次生藻叶线形、狭匙形、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羽状分裂。次生分枝自次生叶的腋间生出,其上生有三生叶,线形或狭披针形的。在叶腋间,长出具有许多丝状叶的末端小枝。气囊囊径2-5MM,可达8MM。柄部0.5-2MM长,多生在末枝上,幼期为纺锤形或倒卵形,顶端有针状突起;成熟时为球形或亚圆球形,顶端圆滑或具尖细的突起,少数冠以大小不同的叶。藻体雌雄同株。丝状叶腋间生出生殖枝从或圆柱形、表面光滑总状排列于生殖末端小枝上的生殖托。
生长习性
生长于潮间带的石沼中和大干潮线下1---4M深处的岩石上。
地理分布
我国黄海,渤海沿岸各地习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