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浮沤

2022-07-13 05:47:28 百科资料

浮沤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fú ōu,解释是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灭,常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和短暂的生命。

  • 中文名称 浮沤
  • 拼音 fú ōu
  • 释义 水面上的泡沫
  • 类型 词语

解释

  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灭,常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和短暂的生命。

出处

  唐·姚合《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走童惊掣电,饥鸟啄浮沤。"

  唐·顾况《露青竹杖歌》:浮沤丁子珠联联,灰煮蜡楷光烂然。章仇兼琼持上天,上天雨露何其偏。

  唐·张籍《李仆射雨中寄卢严二给事》:郊原飞雨至,城阙湿云埋。迸点时穿牖,浮沤欲上阶。

  唐·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声》:幽栖眠疏窗,豪居凭高楼。浮沤惊跳丸,寒声思重裘。

  宋·宋祁《绝荤》:炉销午篆天花泊,几隐宵灯偈叶留。 割肉炰羔非我事,此身今悟一浮沤。

  宋·范成大《石湖中秋二十韵感今怀旧而作》:"水天双对镜,身世一浮沤。"

  明·无名氏《赠书记·认男作女》:"老爷若放浮沤,情愿焚香顶礼,朝夕把恩酬。"

  清·恽敬《海会庵放生河碑铭》:"圣人愚人,善禽恶兽,如大海中浮沤,大空中飞尘。"

  郭沫若《女神·蜜桑索罗普之夜歌》:"无边天海呀,一个水银的浮沤。"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