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得过火

《浪得过火》是由贝特朗·布里叶编导,阿诺克·格林布戈、热拉尔·朗万、瓦莱丽亚·布诺妮-泰特琪等主演的剧情片。
影片讲述了热爱自己工作的妓女玛莉在爱上流浪汉让诺后,将自己的全部收入交给其挥霍,但让诺却用她的血汗钱指使别的女人卖淫的故事。
该片于1996年1月31日在法国上映 。
- 中文名 浪得过火
- 类型 爱情、剧情
- 外文名 Mon homme
- 主演 阿诺克·格林布戈,热拉尔·朗万,瓦莱丽亚·布诺妮-泰特琪
- 片长 99分钟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里昂。玛丽(阿诺克·格林布戈 Anouk Grinberg 饰)是一个妓女,和其她由于生活所迫而从事这份尴尬的职业的女人们不同,玛丽是打心底里热爱自己的工作的,无论她的客人是何等的丑陋和年迈,她都能以十二分的用心和温柔将他们服侍的心满意足。一次偶然中,玛丽在自己的家门口结识了昏睡在那里的流浪汉弗朗西斯(奥利维·马丁内兹 Olivier Martinez 饰),善良的玛丽不仅将弗朗西斯带进了家门,更用美味的食物和自己的身体温暖了这个可怜人冰冷的心灵。

玛丽和弗朗西斯恋爱了,她甘愿用自己的身体换取金钱,来满足无所事事的弗朗西斯提出的种种要求。好景不长,弗朗西斯个性中的缺点逐渐显露,他不仅对玛丽热爱的职业表现出了反感,更和一个美甲女郎产生了暧昧的关系。很快,弗兰西斯便因为触犯了法律而锒铛入狱,与此同时,玛丽也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之前。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
玛莉 | 阿诺克·格林布戈 |
让诺 | 热拉尔·朗万 |
莎拉 | 瓦莱丽亚·布诺妮-泰特琪 |
让-弗朗索瓦 | 奥利维·马丁内兹 |
Personnel Director | 贝尔纳·弗雷松 |
4th Client | 雅克·甘布林 |
Gilbert"s Client | 让-皮埃尔·达鲁山 |
Inspecteur Marvier | 贝尔纳·勒科克 |
M. Claude | 让-皮埃尔·利奥德 |
何热·卡尔 | Passerby In Hat |
萨宾·阿泽玛 | Bérangère |
职员表
制作人 | 阿兰·萨德 |
---|---|
导演 | 贝特朗·布里叶 |
副导演(助理) | Hubert Engammare |
编剧 | 贝特朗·布里叶 |
摄影 | Pierre Lhomme |
剪辑 | Claudine Merlin |
艺术指导 | Georges Glon、Willy Holt |
服装设计 | Christian Gasc |
布景师 | Jacques Leguillon |
以上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 | 阿诺克·格林布戈饰演玛莉 年轻美艳的玛莉是一个妓女,"享受远比金钱重要"是她恪守的信条。一次偶然她与流浪汉让诺相遇。好心的玛莉请他到家里吃饭并留宿。夜里孤寂的玛莉与让诺发生了关系,让诺强健有力的身躯令她得到从未享有的快感,她哀求让诺留下与自己同居,并把一切收入都交他保管。 |
![]() | 热拉尔·朗万饰演让诺 流浪汉。一次偶然他与玛莉相遇,玛莉请他到家里吃饭并留宿。夜里他与玛莉发生了关系,并在玛莉的哀求下留下与她同居,并掌管玛莉的一切收入。每当玛莉有顾客上门,他就不得不到外面散步,久而久之,他开始感到无聊失衡,于是开始寻花问柳,莎拉是他较为固定的一个情人,为了寻求刺激与心理上的平衡,他诱骗莎拉沦为娼妓。 |
![]() | 瓦莱丽亚·布诺妮-泰特琪饰演莎拉 莎拉是一名美容师,也是同让诺幽会的众多情人中较为固定的一个,让诺喜欢把这个甜美的女孩称为甜橙。在让诺金钱和感情的诱骗下,单纯无知的莎拉几经矛盾,终因无法拒绝让诺而沦为娼妓,结果却被扫黄警察逮个正着。 |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备注 |
---|---|---|---|
1996年 | 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 《浪得过火》 | 提名 |
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女演员 | 阿诺克·格林布戈 | 获奖 | |
1997年 | 第22届凯撒奖最佳女演员 | 阿诺克·格林布戈 | 提名 |
第22届凯撒奖最佳女配角 | 瓦莱丽亚·布诺妮-泰特琪 |
发行信息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 1. Canal+ [法国] 2. Les Films Alain Sarde [法国] 3. Studio Images 2 4. Plateau A [法国] |
---|---|
发行公司 | 1. 人造眼 [英国] (1997) (UK) (subtitled) 2. Palace Films [澳大利亚] (Australia) 3. Atalanta Filmes [葡萄牙] (Portugal) 4. Vértigo Films S.L. [西班牙] (Spain) |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法国 | 1996年1月31日 |
西班牙 | 1996年5月30日 |
德国 | 1996年6月20日 |
土耳其 | 1996年9月13日 |
波兰 | 1996年11月8日 |
匈牙利 | 1996年11月14日 |
荷兰 | 1996年12月5日 |
英国 | 1997年5月23日 |
爱沙尼亚 | 1997年7月25日 |
美国 | 1997年8月15日 |
中国香港 | 1997年9月25日 |
韩国 | 1997年12月6日 |
俄罗斯 | 1998年1月12日 |
葡萄牙 | 1998年7月24日 |
以上参考资料
影片评价
影片在叙事上没有简单地遵循传统电影中的平铺直叙,巧妙地将客观的事件发展同人物的主观陈述统一在一起,又交错变换着男女主角的不同视点,充分展现出两性对待感情的差别与关联。

在女主角玛莉的段落中,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女人如何等待爱情、把握爱情、最终丧失爱情的完整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放弃梦想、步入现实的过程。反观让诺的所作所为,则体现出男人特有的情欲观念。面对玛莉的热忱与真情,让诺的感激与回报表现得都相当有限,但又不能否认他对玛莉、对甜橙的爱情,只因为他是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男人,感情只能是他派遣无聊的一种游戏。作为玛莉名义上的皮条客,既掌控着玛莉的全部收入,又的确是靠女人生活,让诺始终无法平衡自己的位置,四处留情成为他争取平等的报复手段。影片在后半段安排了一个奇异的中年妇女,由她直抒的内心困苦完全可以视为让诺反思后得到的醒悟,于是,有了他结尾时真诚反省的致歉。
影片的语言很有特点,玛莉、让诺的独白都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客观存在的话语,更是人物主观活动的一种呈现。而男女主观世界的交织也为影片建立起共存的多元观点,而非单调有失公证的一元论调(网易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