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阴纲目

济阴纲目,作者:(明)武之望,2009年8月1日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济阴纲目》系妇产科专著,武之望辑。本书对《女科证治准绳》内容重加编次,分医论、医方二部,眉目更为清晰。本书初刊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为5卷本,次年重刻,康熙四年(1665),汪琪因"原版无存,世人每欲购求遗本,真如丹经仙,可思而不可得",乃予笺择重订,删去武氏自撰6篇医论,增加眉批1430余条,改为14卷付梓。14卷本大量刊行,版本达36种。1958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影印此书,遂成此通行本。
- 书名 济阴纲目
- 页数 523
-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8-1
- 版次 1
基本信息
作 者:(明)武之望 原著

杨丽芸 点校
印刷时间:2009-8-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09128206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全书5卷,卷1为调经、经闭、崩漏、赤白带下诸门。卷2分虚劳、血风、积块、浮肿、前阴诸疾等门。卷3~5分别为求子、胎前、临产、产后、乳病诸门,选方较详尽,后世视为妇产科的重要参考书。
武之望字叔卿,号阳纡,明代陕西临漳人,生于公元1552年,卒于公元1629年,享年77岁。武氏自幼习儒,万历17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县、吏部考功主事等职,晚年以少司马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卒于官。武氏尤长于医术,公余之暇常为人治病,不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医学理论造诣很深。其所著《济阴纲目》,至今仍被誉为是中医妇科权威性著作。书中阐述了从调经、止带,到求子、产育以及产后杂病、乳疾,生长发育等多种疾病的辨证与治疗。
作者简介
武之望,明代医学家(公元1552-1629年)。字叔卿,号阳纡。自署关中(今陕西临潼)武家屯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为关中鸿儒,为人恭而不阿,直而不抗。因幼年多病,遂习岐黄,《内经》以下至金元诸家医籍无不熟读,精通医学,尤长于妇科。根据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加以重订条列,遂成《济阴纲目》五卷(1626年),引录资料丰富,选方较详尽,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继又广集名医高论,分类论述内、外、五官诸科证治,撰成《济阳纲目》一〇八卷(1626年),以与《济阴纲目》成书之后,全面总结明代以前治疗内科杂证的理论和经验,精心编纂而成的又一部大型综合性医书。
图书目录
自序 | 凡例 |
第一章 调经门 | |
论经主冲任二脉 | 论心脾为经血主统 |
论脾胃生血 | 论经不调由风邪客于胞中 |
论三月一来为居经 | 论师尼寡妇异乎妻妾之治 |
论调经当抑气 | 论调经先去病 |
论调经大法 | 论经水异色 |
论经候愆期 | 论月水多少 |
论月水不利 | 论月水不断 |
论过期不止 | 论经病疼痛 |
论经病发热附客热 | 论往来寒热 |
论热入血室 | 论经行泄泻 |
调经门汇方 | |
第二章 经闭门 | |
论经闭由二阳之病治宜泻心火养脾血 | 论经闭不行有三治宜补血泻火 |
论经闭因肝劳血伤 | 论经闭因劳伤当大补脾胃 |
论室女经闭成劳因思虑伤心 | 论经闭因积冷结气 |
论经闭因痰饮所隔 | 论下利经断利止经来 |
论经闭总因血滞血枯 | 论经闭大法 |
经闭门汇方 | |
第三章 血崩门 | |
论崩中由伤损冲任 | 论血崩因虚热 |
论气陷血脱法当升举 | 论血瘀腹痛法当收止 |
论过服寒凉法当温补 | 论补中去积 |
论开痰行气 | 论杀血心痛 |
论崩漏杂治法 | 崩漏门汇方 |
第四章 赤白带下门 | |
论带下由劳伤冲任 | 论带下五色因风邪人于胞门 |
论带下属湿热冤结不散 | 论带下痰实宜吐下 |
论带下虚寒宜温补 | 论带久枯涸宜润补 |
论带下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主 | 论带久不止当补卫厚脾 |
论带下湿热药用正治从治之异 | 论带下杂治法 |
论室女带下 | 排脓 |
消瘀血 | 论白浊白淫 |
带下门汇方 | |
第五章 虚劳门 | |
论妇女虚劳与男子不同 | 论初病大法 |
论无热虚劳 | 论有热虚劳 |
论瘭骨蒸热 | 论血风劳 |
虚劳门汇方 | |
第六章 积聚症瘕门 | |
论妇人诸积形状 | 论妇人八瘕所因 |
论妇人症痞 | 论食症 |
论血症 | 论腹中瘀血 |
论痃癖 | 论疝瘕 |
论肠覃 | 论妇人癓瘕并属血病 |
论治积须养正气 | 论痰积用吐下 |
积聚癓瘕门汇方 | |
第七章 求子门 | |
论求子须知先天之气 | 论求子脉须和平 |
论求子先调经 | 论求子贵养精血 |
论求子必知氤氲之时 | 论合男女必当其年 |
论男女精血盛衰 | 论成胎分男女之异 |
论男女各由百脉齐到 | 赶经法 |
逐月养胎法 | 论痰饮不孕 |
论求子禁用热剂 | 论孕子杂法 |
求子门汇方 | |
第八章 浮肿门 | |
论浮肿由血分水分证治不同 | 浮肿门汇方 |
第九章 前阴诸疾门 | |
论阴户肿痛 | 论阴痒生虫 |
论阴户生疮 | 论阴挺下脱 |
论阴冷 | 论交接出血作痛 |
论伤丈夫头痛 | 前阴诸疾门汇方 |
第十章 胎前门(上) | |
论胎属十二经所养 | 论治胎产三禁 |
论胎前调理法 | 论胎前用药法 |
孕妇食忌 | 孕妇药忌 |
孕妇起居忌 | 候胎法 |
第十一章 胎前门(下) | |
伤食 | 中恶 |
伤寒 | |
第十二章 临产门 | |
论临产调理法 | 论临产催生法 |
论难产由于安佚气滞 | 谕难产由于气虚不运 |
论难产由于血滞血干 | |
第十三章 产后门(上) | |
论产后调理法 | 论产后大补血气为主 |
论产后服热药之误 | 论新产三病 |
产后诸忌 | 胞衣不下 |
血晕 | 恶露不下 |
血露不绝 | |
第十四章 产后门(中) | |
外感风寒 | 中风 |
发痉 | 瘈疭 |
拘挛 | 不语 |
妄言谵语 | 颠狂 |
乍见鬼神 | 惊悸 |
恍惚 | |
第十五章 产后门(下) | |
虚烦 | 发渴 |
自汗 | 发热 |
往来寒热 | 疟疾 |
蓐劳 | 虚羸 |
痞闷 | 腹胀 |
浮肿 | 积聚 |
霍乱 | 呕吐 |
呃呕 | 咳嗽 |
喘急 | 鼻衄 |
泄泻 | 痢疾 |
大便秘涩 | 大小便不通 |
遗屎 | 淋闭 |
小便数 | 小便不禁 |
小便出血 | 大便出血 |
产后阴下有物脱出产肠不收 | 产门不闭肿痛 |
第十六章 乳病门 | |
乳汁不行 | 乳汁自出 |
吹乳痈肿 | 妒乳 |
乳岩 | 乳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