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洧水

2022-07-16 08:37:06 百科资料

洧水,是中国最古老的河流之一。源出今河南省登封县阳城山,经新郑市,自长葛县以下故道原经鄢陵﹑扶沟两县南至西华县西入颍水。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曾在洧水一带建立部落,号为有熊氏。当时,此河还无名,黄帝一部下建议在有熊氏的"有"前加三点水取名。黄帝颔首,也就定下了一个"洧"字。

春秋战国时代,郑国和韩国先后在今新郑市建都,诗经《郑风》中描写溱洧的诗句均出自于该地区,洧水和溱水因此段而在历史上大放异彩!

北宋时为丰富蔡河水量以资漕运自长葛县东南引洧水经鄢陵﹑扶沟两县北东汇蔡河。元时因蔡河为黄河所夺而改入贾鲁河。明时到今又名双洎河。

  • 中文名称 洧水
  • 类别 河流
  • 发源地 河南省登封县阳城山
  • 名誉 中国最古老的河流之一
  • 又名 双洎河

诗经中的洧水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

夕阳下的洧水

  这首《溱洧》是《诗经》中极具代表性的爱情诗篇,它生动描绘了郑国男女在溱洧河岸水边欢乐聚会、自由表达爱情的快乐情境。 诗的大意是,阳春三月,郑国溱洧之水碧波荡漾,无数男女拿着兰草到岸边游乐。一个姑娘说:"我们去那边看看吧?"小伙子说:"我已经去过了呀!"姑娘说:"你就陪我再去一趟嘛!你看洧水那边又宽旷又好玩。"这对男女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边走一边呢喃私语,说说笑笑,亲亲热热,还互赠芍药作为定情的信物。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至春秋时期诸侯国的诗歌305篇,构成了周王朝绚烂多彩的历史画卷。《诗经》中的诗歌原来都是入乐歌唱的,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大多采自于民间,吟唱是饮食男女的生活情态、悲喜忧欢。 人类之初,没有家庭,没有夫妻,只有性伙伴,男女之间的性关系相当随意。那时候,女子"人尽可夫",男子"人尽可妻",只要两情相悦,就可以随兴而来,不会受到干涉和限制。到了周王朝,随着宗法制度的建立,婚姻成为了社会政治制度,为确保血统纯正,两性 关系受到了一定限制。但是,当时的宗法制度主要是为解决权力继承问题而设立的,和众多的平民百姓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况且,性的吸引是成熟男女很难抵御的诱惑,人们对性关系仍然看得很淡,当时恋爱婚姻自由开放,野合之事比比皆是,几乎成了风气。

  《周礼》中这样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每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春心萌动的男男女女便纷纷跑到野外,自由恋爱,自由结合,无论幽会偷情,还是做爱私奔,一律不予禁止。官方和社会不仅允许,而且"令会男女",好像还提倡和组织春游联欢。在没有太多禁忌和束缚的社会环境中,作为远古群婚制度遗存的野合之风,也如春草滋长,蓬蓬勃勃。

  《溱洧》展示的就是该地区这种纯朴自由、美丽欢畅的民俗风景。虽时隔三千年,如今读来,诗中男女仍跃然纸上。那春天的气息、青春的活力、躁动的情怀,融汇成一曲热情洋溢的生命交响。诗中描绘的爱情浪漫而又明媚,真实地显露出生命欲望和人性本能。就两性关系而言,那个时代应该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自然、最纯真、最健康的时代,是中国人"黄金时代"。

  诗中那条涌动着无限风流与浪漫的洧水,至今仍在。它源出河南登封市北的阳城山,在新密境内与现溱水(古溱水按照郑韩国都位置记载应该是今新郑黄水河)汇流,东流经新郑、尉氏等地,最后经鄢陵、扶沟、西华县境而合于颍水。

今天的洧川镇

  位于尉氏县西南部的洧川镇,便是因处于洧水下游的平川地带而得名。那条又名"双洎河"的洧水,是尉氏、长葛两县的界河,也是洧川镇境内最大河流,流经镇境长度17公里。受洧水之益,洧川历史上曾为水旱码头,贸易繁荣。隋唐时期置洧州,金代以后置洧川县,明代所筑的洧川城南门一直保存至今。这座城门的门洞上方砖缝里斜生着一株500寿龄的古柏,枝繁叶茂,枝形奇异无双。

  洧水流域在史前时代是黄帝活动的中心,也是当时我国境内人类活动最密集的地区。由西周至春秋,肥沃的洧水两岸人丁兴旺,文化发达,于是《诗经》最美的诗歌便在洧水岸边产生了。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大概也是他为何把"诗经"作为儒教经典的原因所在。

  溱洧河边的男男女女相聚在春光明媚的河岸上,为情而聚,为爱而欢,唱着撩人的恋歌,互相挑逗取悦,直率大胆地自由表达爱情。这种未经礼教桎梏、没有世俗偏见的爱情,何等的美好?它是对人性自然和活泼生命的尊重,是对天地精神的遵从,那些民间歌手的吟唱散发着清新自然的气息。洧水古老的郑韩大地依然散发着勃勃生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