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洛神赋图特种邮票

2022-07-07 08:31:49 百科资料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5年9月28日发行《洛神赋图》特种邮票1套10枚。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各地邮局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

  • 中文名 洛神赋图特种邮票
  • 发行时间 2005年9月28日
  • 一套 10枚
  • 出售期限 6个月

简介

  顾恺之的原画没有流传下来,当今存世的四件《洛神赋图》都是宋人的摹本,其中两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件在美国弗立尔博物馆。邮票是采用北京故宫的摹本设计的。全画共约有人物、动物82个,山、石、树、舟、水波纹这么多景物都显太小。摹本年代久远,画面斑驳,景物基本看不大清,有的地方还有霉点破损,不少背景色明显深浅不一。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又不失去古画风韵,设计者下功夫先从画中提出线条轮廓版,逐一适当修补还原。如画中护卫的鲸鲵等水禽的鳞片,是一点点在线条版上抠出来的。

  画卷全长575厘米,截成几枚邮票为一套合理呢?设计者王虎鸣与攻关组根据原画反复揣摩测试,为了较完整地复现长画中的主要故事情节和景物,最终把全套邮票定为10枚,而要展现几个中心情节和场景,10枚邮票就不有票幅一致,各枚邮票长短不一,具体规格为:1、2、8、10图分别为50x30毫米,3、5、6、7图分别为60×30毫米,4、9图40×30毫米。采用横五连印,全套印两行邮票制成全张票。全张邮票空白上方用300多字简介了洛神赋图,底图采用原画中精彩局部放大装饰处理,浑然一体。

  河南邮电印刷厂为印好这套精品邮票,成立了以厂长为首的技术攻关小组,日以继夜地工作,仅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攻克了制版与印刷中的多道难关。按照常规,胶印黑、蓝、红、黄四色可以把图案印出来,但为了更臻完美,工艺设计抓住这幅画两个主色调,从中分出土黄和灰绿两个专色,保证了全画色相的稳定性,保证了印刷质量。邮票共用了14个刷色,胶印有10色:黑、蓝、红、黄、绿、十黄、专土、灰绿,铭记面值的铁红专色和边饰图案的彩虹珠光墨;凹印为4色:用于乾隆题跋文字的棕色,版张上票名和祥云的金属光泽墨、每枚邮票上的中国邮政CHINA和洛神赋图票名的黑色和无墨脊凸。三次套印难度很大,又赶上连降大雨,空气极度潮湿,纸张收缩,攻关组不得不停机研究,最终用保鲜膜及时把一台台印件密封起来,解决了影响套印准确的难题。

  印刷时开始用250线制版,粗看画面还可以,放大镜下细看则出现"马赛克"现象,古画风韵尽失。改用350高网线后,每个人物的眼睛都很传神,飞天、拉车的六龙、飞鸟、洛水清波等全都逼真生动,洛神女的神采也出来了,画面背景的色调平整古朴,效果十分理想。

  尤其绝妙的是把曹植的《洛神赋》全篇1200字用楷书,不拘泥于原文段落,置于画面10处稍有空白的背景空间,文随空白而走,长短不拘,似画的题跋,自然错落,有一种书画结合的独特美感。赋文用凹印无色脊凸工艺,不显字迹,以免破坏画面。脊凸文字在侧光之下看去,闪闪发亮,字个个都站立起来了,清晰可辨。这是赋与画两件姊妹艺术珍宝首次在一件艺术品上直面亲合,令人玩味,也为更好地解读赋文并欣赏画面提供了注脚。

首发式

  经国家邮政局批准,备受关注的《洛神赋图》邮票于2005年9月28日在河南洛阳市举行首发仪式。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向人们讲述了绝世凄美的爱情故事,词藻华丽,意境绵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依据这一文学名著进行构思创作,绘制了出神入化的《洛神赋图》。从此,这一历史名篇与历史名画交相辉映,百世流芳。

  《洛神赋图》邮票的发行和设计已酝酿了多年,担纲设计的是著名邮票设计师王虎鸣。邮票根据原图选取了10个中心情节,分别展现在10杖邮票上;10枚邮票被设计成3种规格,错落排列以求最佳构图。全张邮票空白上方用300多字简介了《洛神赋图》,底图采用原画中精彩局部放大装饰处理,浑然一体。每枚邮票面值均为0.8元。

  另外,无锡也举办了首发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