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
泱泱,指水流的声音很大;形容深远广大的样子。语出《诗·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 中文名称 泱泱
- 拼音 yāng yāng
- 外文名称 magnificent
- 注音 ㄧㄤ ㄧㄤ
基本解释
1.【(of waters)vast】水势浩瀚的样子。
2.【great and proud】气魄宏大。
3.【cloudy】云起的样子。
4. 【disgruntled】借作怏怏。不快、不满的样子。
龙王帅水族,泱泱而回。--《西游记》
引证解释
1. 水深广貌。
毛传:"泱泱,深广貌。"
宋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六章第二节:"其在滔滔之江,泱泱之海,则宁易得而染之。"
冰心《寄小读者》二六:"湖水泱泱,往返十里。"
2. 气势宏大。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
南朝梁何逊《七召·治化》:"荡荡薰风,泱泱大典。"
柔石《二月》五:"我希望革命早些成功,使中华二字一跃而惊人,为世界的泱泱乎大国!"
冰心《寄小读者》十八:"我迟迟不忍下舱去,披着毡子在肩上,聊御那泱泱的海风。"
3. 广阔;无边际。
《法国女英雄弹词》第十回:"闲将历史览西东,疆土泱泱界地中。"
朱自清《灯光》诗:"那泱泱的黑暗中熠耀着的一颗黄黄的灯光呵,我将由你的熠耀里,凝视她明媚的双眼。"
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以中国泱泱万里,天府之区,广土丰物,迈绝寰宇,任何一国,欲举而印度之,势所弗许。"
4. 形容声音婉转不绝。
唐阎伯玙《歌赋》:"蔓蔓袅袅,沨沨泱泱。"
唐皎然《风入松》诗:"夜未央,曲何长,金徽更促声泱泱。"
5. 云起貌。
《文选·潘岳》:"天泱泱以垂云,泉涓涓而吐溜。" 李善注:"《毛诗》曰:'英英白云。' 毛苌曰:'英英,白云貌。'泱与'英'古字通。"
《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 唐陆德明释文:"英如字。《韩诗》作'泱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