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泮池

2022-07-06 09:03:37 百科资料

泮池是位于大成门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意即"泮宫之池",它是官学的标志。

  • 中文名 泮池
  • 意    即 "泮宫之池"
  • 又    称 "泮宫"
  • 位    于 大成门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

​古代建筑

  "泮池"又称"泮宫",是位于大成门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意即"泮宫之池",它是官学的标志。古代"诸侯不得观四方,故缺东以南,半天子之学,故曰泮宫。"

泮池

  依古礼,天子太学中央有一座学宫,称为"辟雍",四周环水,而诸侯之学只能南面泮水,故称"泮宫"。又因孔子曾受封为文宣王,所以建"泮池"为其规制。《诗经·泮水》篇有:"思乐泮水,薄采其芹……"等句,意指古时士子在太学,可摘采泮池中的水芹,插在帽缘上,以示文才。有的孔庙在池畔砖壁中央嵌着"思乐泮水"的石刻,便是出自这个典故。

  泮池上一般有石桥,或拱或平、或三座三洞、或单座多洞不等,被称为泮桥。科举考试时,学生过桥去拜孔子,称为"入泮"。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人工湖,位于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中心,呈半月形,周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池内有多种观赏鱼。泮池观鱼为上大十景之一,池畔有费孝通题的"泮池观鱼"石碑。

镇海泮池

  位于孔庙大成殿前,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原为学宫之内环河,嘉定四年(1211年)建三桥于泮池上,名泮水桥。1841年10月,因鸦片战争镇海之役失利,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在此投水尽节,实现其于镇海城共存亡的矢志。

镇海中学内的泮池

  1989年,泮池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泮池由镇海中学集资重修。

南京泮池

  南京最大的一个泮池在建康路夫子庙前。宋代建建康学府时建泮池,后毁于战火。南宋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重建,该处称学宫,曾设县学、府学、国学。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在该处建庙,称文宣庙,后称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是世界孔庙中唯一一座以天然活水为泮池的孔庙。"天下文枢坊"前的水池即为泮池,以秦淮河为天然池水,向内凹进构成泮池。泮池正对的红墙即为大照壁,长110米、高10米,为全国照壁之最。泮池北有多块青石琢成的石栏,它始建于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

都江堰文庙

  为古代学宫(即泮宫)前之水池,语出《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泮宫相对辟廱而言,据《礼记‧王制》,天子之学曰辟廱,诸侯之学曰泮宫。辟廱为环形,四面环水;泮宫为半圆形,三面环水。古时秀才入学,即称"游泮",又称"采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