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泥淖

2022-07-02 12:49:37 百科资料

泥淖,读音ní nào,汉语词语,意思为比喻艰难而不易摆脱的困境。

  • 中文名称 泥淖
  • 拼音 ní nào
  • 解释 比喻艰难而不易摆脱的困境
  • 注音 ㄋㄧˊ ㄣㄠˋ

解释

  1、泥泞的低洼地,也指烂泥、泥坑。

  2、 比喻艰难而不易摆脱的困境。

  3、烂泥浆区。

  4、比喻困境、麻烦。

出处

  宋·王安石 《次前韵寄杨德逢》:"翻然陂路长,泥淖困臧获。"

  沈从文 《黑夜》:"两人把两支连槽盒子枪、两把刀,以及一些别的东西,都从泥淖极深的河边搬到了堤上。"

  宋·张师正 《括异志·德州民》:"泥淖中,足迹长二尺馀。"

  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旋风暴作,三马皆惊逸不可止。不趋其家而趋县城,飞渡泥淖,如履康庄。"

  宋·欧阳修 《乞罢上元放灯札子》:"目下阴雪未解,假使便得晴明,坊市不免泥淖。"

  清·和邦额 《夜谭随录·再生》:"遇有桥梁道途朽敝泥淖者,辄出所蓄赀,极力修补。"

  许地山 《桃金娘》:"但在大雨滂沱的时候……任她底舞态轻盈,也踏不了泥淖砾场。"

  明·陈宗之 《汉道》诗:"如何盛明世,栖栖泥淖中。"

  秦牧 《艺海拾贝·酷肖》:"在艺术的道路上,'自然主义'这个泥淖曾经坑害了不少的行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