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波纹鳜

2022-06-30 13:07:45 百科资料

波纹鳜在淡水中生长,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多栖息于底质为砾石或沙滩的水域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贵州独山、安徽休宁、广西罗城。

  • 中文名称 波纹鳜
  • 拉丁学名 Siniperca undulata
  • 别称 癞头桂、铁鳜鱼、花鳜鱼、母猪壳
  • 二名法 Fang et Chong
  • 界 动物界

特征与习性

形体特征

  体长圆形,侧扁。头大。眼多为蓝色。吻略尖突。口大,下颌稍长,两颌有尖齿。前、间鳃盖骨后缘有明显锯齿,鳃盖骨门缘有2刺。体、颊、鳃盖均被小鳞。侧线弧。背鳍基长;胸、尾鳍圆形;腹鳍前移.具1硬棘。体侧有数条黄色纵波纹。因其个体较小,且生长缓慢,故食用价值极低,适合水族箱饲养当原生观赏鱼,常见体长为100~150mm,最大不超过200mm,数量较少。

波纹鳜

习性

  生活在水质较好的江河中,和其他鳜鱼类似,是一种高氧底栖淡水鱼。常栖于河底石缝,水草丰盛的缓流中。

波纹鳜

  其性凶猛,是一种小型食肉鱼类,喜食小鱼及其他无脊椎动物。水族箱饲养的话一定要保证良好的过滤系统以及保持较高的水溶氧。

垂钓技巧

  波纹鳜

  钓波纹鳜鱼的垂钓小技巧。波纹鳜是著名的肉食性凶猛鱼类。我国最常见的是鳜鱼,鳜鱼在江河湖泊中分布广,生长快,品质优良,是我国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更是广大钓友喜欢垂钓的对象。

波纹鳜

  鳜鱼的捕食方法没同于其它的肉食性鱼类,它常常隐蔽在水生植物的枝蔓和根部,或潜伏在水下的土坎,涵洞旁,或藏身于乱石沟缝之间,一动不动,像块石头一般,并以它身上的斑块来迷惑其他鱼类,使之失去警惕。当过往的鱼,虾游至近旁,它就突然猛扑上去,将它们擒住。

  钓鳜鱼选择地点至关重要,下钩部位必须具务两个条件:一是水流湍急,二是水底布满或堆砌岩石,有岩缝,溶洞构造。这是因为岩石是蚌,螺,蚬聚集的场所,这类甲壳软体动物栖息地又是河虾的生活区域,密集的河虾为鳜鱼提供了天然的食料,必然招致鳜鱼群居。

波纹鳜

  钓鳜鱼以活虾作饵最佳,活虾可在市上购买,以备随时选用,也可钓时备一小网放入皮糠等物,在垂钓河旁诱捞。虾以个体中等,长3-5厘米为宜,钩用普通鲫鱼钩;可不用浮漂,线宜长,一般比竿长2-3尺,坠子应重。钓时,将鲜虾背部挂住,注意不要把虾内内脏弄伤。然后将钩甩出。手握鱼竿让活饵在水底作溯游缓缓前进状,当感到竿梢下弹有震动时,迅速提竿。提竿的时机必须把握诠,太晚则饵钩入胃极难取出。取钩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被鳜鱼鳍腺刺伤中毒,须将鱼平放地面用脚踩住,再趁势将钩退出。

  小白条鱼也是钓鳜的常用饵之一,但在挂钩时应将钩从白条鱼一侧的腹下钩至脊背处,以保证鱼能在水中牵引钓线自由游动,钩尖不要露出。挂漂垂钓时,当浮漂沉入水中(黑漂)后即可提竿中鱼。

保护信息

IUCN濒危等级

  易危 VU D1+2

保护措施建议

  1、 政策性保护行动-立法-规划-国家以下各层次

  2 、政策性保护行动-社区管理-资源管护

  3、科学研究行动-保护措施

  4、生境与实地保护行动-恢复

  5、物种保护行动-恢复措施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