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治国不私故人

2022-07-05 11:55:03 百科资料

平常人不可以假公济私;身居高位的人,更加不可以徇私枉法,必须要以身作则,不可以顾念私情。历来能成就大事业的人,都不徇私枉法,因为只要徇私枉法,那么就会上行下效,那么世道如何清明呢?

  • 中文名称 治国不私故人
  • 类型 古文
  • 人物 庞相,皇上,魏征
  • 主要人物 魏征

原文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归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王,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译文

  濮州的刺史庞相寿因为贪污而被解除职任,自己说曾经在唐太宗做秦王时在他手下工作。皇上同情他,想让他重新回来担任(职务)。魏征规劝说:"秦王身边宫内宫外的故人很多,恐怕人人都依赖亲情私交,足以使善良的人害怕。"皇上愉快地采纳了他的意见,对相寿说:"我从前做秦王,是一府的王,现在(我)居于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国家的主人,不能够独自偏私故人,魏徽等大臣像这样坚持的原则,我怎敢违背!"皇上赐他帛(之后)打发他走,相寿流着眼泪离开了。

注释

  濮州:在今山东境内。

  解任:解除任职。

  秦王:李世民。他在称帝前被封为秦王。

  上:皇上,指李世民。

  中外:宫内宫外的故人。

  恃:依靠,依仗。

  然:⋯的样子

  纳:接受。

  昔:从前。

  乃:是。

  四海:整个国家。

  私:偏袒。

  大臣所执如是:意为魏征等大臣这样坚持。

  遣之:打发他离开。

  陈:陈述。

  是﹕这。

  去:离开。

启示

  平常人不可以假公济私;身居高位的人,更加不可以徇私枉法,必须要以身作则,不可以顾念私情。历来能成就大事业的人,都不徇私枉法,因为只要徇私枉法,那么就会上行下效,那么世道如何清明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