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油赤子

2022-07-14 07:59:13 百科资料

赤子,即婴儿。"油赤子"或许可以译为"舔油婴(鬼)"或"偷油婴(鬼)"。

油赤子是卖油人死后所变的妖怪,多以火球的姿态飞来飞去,喜欢在黑夜熄灯后飞入屋内,然后变为矮矮胖胖的孩子模样,贪婪地舔食纸罩灯中残留的灯油,舔完油后又变为火球飞出窗外。油赤子出现于鸟山石燕的《今昔画图续百鬼》。

  • 中文名 油赤子
  • 类型 妖怪
  • 记载 《今昔画图续百鬼》
  • 特点 喜喝灯油
  • 别名 "油坊"、"姥火"、"宗源火"

  《今昔画图续百鬼》中的油赤子可能是鸟山石燕原创的妖怪,其原型可能是江户时代的书籍《诸国里人谈》、《本朝故事因缘录》中记载的"盗油之火"。在近江国的大津地区,有人会在夜里偷供奉在地藏菩萨前的灯油去卖,这些人死了之后就会变成这种鬼火。比睿山的"油坊"也出现过这种怪火,被认为和《诸国里人谈》里提到的"盗油之火"是同一种妖怪。

  有关妖怪的书籍解释称,油赤子以火球的形态飞进家中,然后化为婴儿的形态舔舐灯里的油,再变成火球飞走。过去农户家中的灯笼一般比较简陋,而且烧的是鱼油,因此容易引猫儿来偷吃,远远看上去就像婴儿一样。这可能是油赤子的真实来源。

  此外,小说家山田野里夫所撰写的怪谈集《东北怪谈之旅》中的秋田县怪谈中,有著一篇投宿秋田庄屋的女子所怀抱的婴儿将灯油舔食的一滴也不剩的油尝赤子传闻。但因为许多学者指出《东北怪谈之旅》所记载的妖怪大多并非为民间所传承下来的妖怪,而是鸟山石燕自行创造出的妖怪,故而上述所谈的油尝赤子理应是根据鸟山石燕的油赤子所创造出来。

  附带一提的是,江户前期的文人井原西鹤的创作浮世草子《本朝二十不孝》 中所描述的喝下灯火油的小孩,同样也被认为是创造出来的产物。

  除了这些之外,在日本各地上也有诸如油须磨以及姥姥火等对于油脂有相当执念的妖怪传闻。学者们认为缘由是对当时的日本而言,油脂是种不论在食用或是照明等方面上都可以被使用到的重要宝物,特别是在中世以后,随著油的精制技术不断进步,油脂更成为了生活上的必需物品。而为了告诫人们不能任意粗心看待油脂的处理以及保存,因而诞生出许许多多与油脂相关的妖怪。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