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佛手花

2022-07-03 22:01:40 百科资料

佛手花,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的花朵和花蕾。具有疏肝理气,和胃快膈之功效。用于肝胃气痛,食欲不振。

  • 中文名称 佛手
  • 别称 佛柑花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入药部位

  花朵和花蕾。

性味

  微苦,微温。

归经

  归肝、胃经。

功效

  疏肝理气,和胃快膈。

主治

  用于肝胃气痛,食欲不振。

相关配伍

  治夏日伤暑,湿浊中阻,胃纳不佳:佛手花10g,扁豆花10g,厚朴花10g,石菖蒲3g。水煎温服。(《四川中药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炮制

一、采集加工

  4-5月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摘,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干。

二、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形态特征

  佛手,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老枝灰绿色,幼枝略带紫红色,有短而硬的刺。单叶互生;叶柄短,长3-6mm,无翼叶,无关节;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6cm,宽2.5-7cm,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数;子房椭圆形,上部窄尖。柑果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分裂如拳状,或张开似指尖,其裂数代表心皮数,表面橙黄色,粗糙,果肉淡黄色。种子数颗,卵形,先端尖,有时不完全发育。花期4-5月,果熟期10-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热带、亚热带。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

药材鉴别

  本品长约1.5cm,呈淡棕黄色,基部带有短花梗;花萼杯状,略有皱纹;药瓣四枚,呈线状矩圆形,外表可见众多的凹窝,质厚,二边向内卷曲;雄蕊多数,着生于花盘的周围;子房上部较尖。气微、味微苦。

相关论述

  1、《本草用法研究》:"平肝理气,开郁和胃。"

  2、南药《中草药学》:"治胃气痛。"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