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沁县干馍

2022-07-04 02:19:21 百科资料

沁县干馍是山西省沁县的地方风味小吃,色泽微黄,外脆里香。是用温水和面,在案板上反复揉团,用轱辘锤将面擀成碗状,中间着香油调料捏成面饼,放于围有大铁圈的焦炭火上烘烤而成。存放三至五个月脆香味不变,爱吃熟肉、热糕的人,把些许猪头肉或热糕装在干馍内。

  • 中文名称 沁县干馍
  • 出生地 山西省沁县
  • 类型 山西省沁县的地方风味小吃
  • 特点 色泽微黄,外脆里香
  • 原料配备 面粉5000克,碱面250克

历史典故

  传说隋朝末年杨广荒淫无道,听信谗言将大臣李渊赶出长安贬为晋阳留守。李渊前脚出长安,贼臣杨林后脚追杀,要将李渊全家斩尽杀绝。追至沁县时,李渊率领儿子和随从人员同杨林浴血奋战 ,终因寡不敌众,被杨林兵马围困在沁县月岭山上。山下徐村的徐茂公听说后,率领徐村的百姓前去助阵,击败了杨林。李渊奋战几日兵困马乏,饿得昏头转向,徐茂公见此情况急派百姓支锅做饭,可是锅、碗、灶具全被打的粉碎,皆成瓦片。于是徐茂公让大家垒好炉灶,将和好的面团揪成小剂制成小饼贴在锅片上,放入灶中烤成干饼,送给李渊及士兵们充饥。李渊吃后感觉喷香、酥脆,便问徐茂公这叫什么饼子?徐茂公说,此饼无油无盐,是用小火干烤而成的,我看就叫"干馍"吧。故在沁县、武乡、沁源民间一带流传下来。清康熙35年,一品宰相刑部尚书吴王典的母亲进京看望他时,亲自做了很多干馍。吴阁老见母亲带的家乡特产,如获至宝 ,亲自送"干馍"到后宫让皇后、嫔妃们品尝,食后个个翘指称赞。

原料配备

  面粉5000克,碱面250克,食用油50克,食盐100克,花椒面25克。

制作方法

  2.1 先将4500克面粉放入盆内,兑入清水(夏凉、秋温、冬春热)1750克,碱面用开水溶化倒入面盆内,揉和成水面团后,再把500克干面粉掺入水面团里,撕扎光滑饧之。

  2.2 把食用油、食盐、花椒面放入一个小盆内搅拌均匀即成调味品。

  2.3 将饧好的水面团分成块,先取一块揉成长条,揪十个面剂做一炉。方法是,取一个剂子摁扁,揪一个面秋蘸上调味馅,包入面饼里,用擀杖擀成圆饼形,放入鏊上(鏊上不抹油)两面烙成淡黄色后,再放到铛里烤热取出即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