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孟邹

汪孟邹(1878~1953),安徽绩溪人。20岁中秀才。23岁进南京江南陆师学堂。在维新思想影响下,25岁在芜湖创立科学图书社,任经理。销售上海出版的新书新刊,兼营文具仪器。翌年,支持陈独秀出版的《安徽俗话报》半月刊,出23期。1913年到上海,独资创立亚东图书馆,任经理,十年后设立编辑所。
- 中文名称 汪孟邹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
- 出生日期 1878年
- 逝世日期 1953年
人物经历
由于他和陈独秀、胡适、章士钊私交很深,在他们的帮助下,亚东图书馆出版了《尝试集》、《三叶集》、《孙文学说》、《胡适文存》、《独秀文存》、《吴虞文录》、《红楼梦辨》、《少年飘泊者》,还出版了由胡适、陈独秀作序,汪原放点校的新式标点和分段的《水浒》、《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十几种古典小说,风行一时。先后出版《建设杂志》、《少年中国》、《少年世界》、《甲寅》等10种期刊,重排北京大学出版的《新潮》第一卷,还代销《每周评论》、《向导》、北京大学的出版物,成为"五四运动"时期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很有影响的出版社。且以出书严谨、版式美观闻名于世。1934年国内外有180多处代售处。
1952年,亚东图书馆由于"出版托派书籍"而被上海市军管会勒令停业,所有陈独秀及托派书籍一律被没收销毁。不久,忠厚老实的汪孟邹也在上海寂寞谢世。
援救陈乔年
汪孟邹营救陈延年过程中导致陈延年身份败露是谣言,实际上陈延年被抓时身份已经败露,陈延年被抓是由于叛徒束炳澍告密,并不存在汪孟邹求助胡适,胡适再去找吴稚晖这件事。
汪孟邹真正营救的人是陈乔年,据汪原放叙述如下:
1928年,具体日期实在记不清了。有一天下午,是乔年走后又过了一些时,我的大叔回家,面孔上很着急的样子,叫大哥和我去,说:"不好!不好!乔年给巡捕房捉去了!"
大叔要我和大哥快到昌之(余)那里去耽搁几天再说。说是已经和昌之谈好,他那里挤一挤住得下。大叔连声说:"唉!不好!不好!乔年性命难保了!一切情形,晚上再告诉你们罢。我还要去找人哩!"
这天晚上,大叔到了昌之家,说:
"据说乔年在新闸路上一个什么学堂里开会,穿黑长衫的人突然进去,一下子把他捉住。那时乔年手上拿着一本杂志,里面夹有文件,连人带书,立刻带走了。据说乔年在巡捕房被审讯过,他说他是亚东图书馆的编辑。
这是彭礼和来说的。他一面说,一面守住店里楼上的电话。他的意思,巡捕房如果有电话来,一定要承认乔年是亚东图书馆的编辑。可是巡捕房始终没有来电话。
礼和要我想法救乔年。我说:'我要到几个地方去商量一下。我出门看了两处,回到店里,礼和还没有走。我告诉他:'今天晚上没有办法了,明天早上去看许世英先生。他和仲甫很要好。礼和这才走了,明天再到店里来讨回音。"
叔叔汪孟邹为了营救他,四处奔走,但都没有任何效果。过了几个月,乔年被枪杀在龙华枫林桥畔的刑场上,那时他才二十六岁,正是年轻有为、风华正茂的时候。延年也是牺牲在上海龙华的,延年牺牲还不到一年,乔年又被杀害了。听到噩耗,我们难过极了,但当时也只能默默地悼念他。
解放以后,我有一次在枫林桥畔等候公共汽车,又想起延年和乔年来。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经根本变了样,延年和乔年为之奋斗牺牲的革命事业已取得了伟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