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超标
汞超标,指的是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等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量。
- 中文名称 汞超标
- 定义 重金属元素
- 食物限量 0.05ppm
- 地壳汞丰度 0.08ppm
- 植物含汞量 0.01-0.20mg/kg
汞含量
汞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一般的土壤中,都有汞、铅等重金属元素,在河流、海洋等水体中,汞的含量会进一步增加。但除非是重污染地区,以汞为催化剂的特殊行业,环境中的汞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在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外部环境中的汞,形成微量的累积,因此一般食物中都有有微量的汞存在,对健康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自然界汞含量随着自然的演化,环境的各个因素中都可能含有汞,形成汞的天然本底。汞的本底对判断环境中的汞污染程度很有意义。地壳中汞的平均丰度为0.08ppm,土壤中为0.03~0.3ppm,大气中为0.1~1.0ppt。汞在大气中呈蒸汽态,因而雨水中也有汞,平均浓度为0.2ppb(1ppb为1ppm的千分之一)。水中汞的本底浓度,内陆地下水为0.1ppb,海水为0.03一2ppb,泉水可达80ppb以上,湖水、河水一般不超过0.1ppb。
植物中汞含量不同植物对汞的吸收累积不同,如美国大多数植物含汞量为0.01-0.20mg/kg,广州市几种植物含汞量为0.034-0.188mg/kg,不同植物差异很大。通常,谷物作物的土壤汞绝大部分(大于95%)积累于根,少部分(小于5%)进入茎与叶,进入籽粒则更少;蔬菜作物,特别是叶菜类,大约有17%在叶中,约8%贮存于茎部,约75%存在于根中。因此,土壤汞通过谷物向人体输送的汞甚微,但通过蔬菜向人体输送的汞可达植物总汞的25%以上。其中,粮食作物中含汞量为稻谷>高梁>玉米>小麦,蔬菜作物则为根菜>叶菜>果菜。可见,同种植物不同品种之间也有差异。
含量标准
GB 2762-2005 标准规定粮食(成品粮)总汞限量为0.02mg/kg,薯类、蔬菜、水果总汞限量为0.01mg/kg,鲜乳总汞限量为0.01mg/kg,肉、蛋(去壳)总汞限量为0.05mg/kg,鱼(不含食肉鱼类)及其他水产品总甲基汞限量为0.5mg/kg,食肉鱼类(鲨鱼、金枪鱼等)总甲基汞限量为1.0mg/kg。
香港规定:食物所蕴藏的汞最高允许浓度为0.5ppm(1ppm=1mg/kg)。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食品中汞的允许限量,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为0.3 mg(其中甲基汞<0.2 mg),在此含量下,对人体没有可检测到的损坏。大部分食物的汞含量远远低于这一数值,但鱼类、特别是肉食性海鱼中的汞含量会高出其他食物很多,因此孕妇不能大量摄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汞超标不等于汞中毒,机构指定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都会有高度的安全系数的设计,视不同的品类,弹性各有不同,一般超标数值有限的情况下,对健康并不能造成危害。
承受能力
微量的汞在人体内不致引起危害,可经尿、粪和汗液等途径排出体外。如数量过多,即可损害人体健康。
汞毒可分为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三种。金属汞和无机汞损伤肝脏和肾脏,但一般不在身体内长时间停留而形成积累性中毒。有机汞毒性高,摄入体内后98%被吸收,不易排出,可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器官而逐渐累积(主要是脑组织和肝脏),因此进食鱼类和贝类要适度,不可大量食用。
超标危害
实际上受到汞化学形态的影响,人们主要受无机汞(元素汞HgO,二价汞Hg2+等)和有机汞(甲基汞等)的影响,但除非重污染地区,大量摄入,超标对身体的影响有限。这主要是由于标准的制定,会留出大量的安全系数,通常是二十倍左右,因此一般意义上的超标,与中毒之间,有非常大的差距。
无机汞的影响非常微小,普通人主要通过补牙、服用一些中药、使用高汞含量的化妆品和香皂等都会接触到无机汞。此外,还有一些从事专业生产或者使用汞及其化合物的职业人群,如汞矿开采冶炼、氯碱车间、混汞法炼金的金矿、温度计厂、一些金属冶炼车间的工人及牙科医生等。
无机汞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口腔摄取和皮肤吸收。呼吸是汞蒸气暴露的最重要途径,80%左右的吸入汞蒸气可以透过肺泡进入血液。食物中的无机汞大约有7%通过口腔摄取而被吸收。通过皮肤吸收的汞蒸气是通过呼吸吸收的1%左右,但是使用一些高无机汞含量的美白护肤品也可以造成汞吸收和积累。
对于甲基汞,主要影响的是一些长期接触汞作业的人群。比如牙医,其体内的甲基汞含量是不接触者的5倍。其次,因甲基汞化合物主要用作农药杀菌剂,所以主要从事类似职业的人群体内含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