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汝水

2022-06-25 18:27:19 百科资料

古代对汝河的书面称谓。《水经注》"汝水出河南汝州梁县勉乡西天息山",上游即今河南北汝河;

《元和郡县志》记载汝水,流经襄城县南一里。县理废汝州城,即古襄城,楚灵所筑。后汉冯异据之,降世祖。《庄子》曰:"黄帝游於襄城之野,七圣皆迷,遇牧马童子而问道焉。"亦此地也。"

  • 中文名称 汝水
  • 地理位置 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汝河北路
  • 流域面积 1.5811万平方公里
  • 长度 312 km

简介

  ①古水名,临汝县,因临水与汝水汇聚成抚河而得名,即江西省抚州市(现抚州大部为古临川)。抚河是鄱阳湖水系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武夷山脉西麓广昌县驿前乡的血木岭,全长312公里,流域面积1.5811万平方公里。一般称主支盱江为上游,其间自南城至抚州有疏山、廖坊两处火成岩坝段,以下为逐步开展的平原或丘陵;抚州以下为下游,两岸为冲积台地,田畴广阔。过柴埠口,抚河进入赣抚平原。至箭江口分为东、西两支,东支为主流,经梁家渡下泄,由青岚湖入鄱阳湖。

  ②古水名。上游即今河南北汝河;自郾城以下,故道南流至西平县东今洪河,又南经上蔡县西至遂平县东会涤水(今沙河);此下即今南汝河及新蔡以下的洪河。元至正间于郾城截断南流,上游遂改道东出今沙河入颖河,称北汝,下游改以汝水为源,名南汝。明嘉靖末汝水又改道东出(注澺水称为洪河),南汝遂改以水为源,如今势。

改道

  历史上明确记载的有三次改道:即元代至正年间自郾城截汝水入颍河,形成南北汝河;明朝嘉靖年间截南汝水支流潕水入澺水(今洪河),形成汝河和洪河水系,但仍有自西平县方向来的柳堰河在上蔡西南入汝河;清代乾隆年间,西平县方向诸水淤塞断流,经泌阳县、遂平县来的瀙水(今沙河)成为南汝河源头,形成宿鸭湖水库修建前的汝河河道状况,汝南以下即今南汝河及新蔡以下的洪河。解放后,由于宿鸭湖水库建设和多次对汝河截弯取直,南汝河尤其是汝南县城附近与《水经注》所载汝河出入较大。

文献记载

  《元和郡县志》:"汝水,经(襄城)县南,去县一里。县理废汝州城,即古襄城,楚灵所筑。后汉冯异据之,降世祖。《庄子》曰:"黄帝游於襄城之野,七圣皆迷,遇牧马童子而问道焉。"亦此地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