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余热发电
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是直接对水泥窑在熟料煅烧过程中窑头窑尾排放的余热废气进行回收,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带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前言
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是随着水泥工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节能技术的进步、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其它行业树立了典范。
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资源消耗速度越来越快,消耗量也越来越大。以地球有限的资源支撑人类社会的无限发展,将使地球资源供应越来越不堪与重负,供求矛盾也越来越大。近年来的煤电油运日趋紧张,油价、煤价的大幅上涨就是这种矛盾的具体体现。
社会经济的众多行业中,钢铁、冶金、水泥、玻璃行业是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物资,而对于这些行业,一方面消耗大量的能源,另一方面也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余热发电
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是直接对水泥窑在熟料煅烧过程中窑头窑尾排放的余热废气进行回收,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带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一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每天可利用余热发电21-24万度,可解决约60%的熟料生产自用电,产品综合能耗可下降约18%,每年节约标准煤约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万吨。
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指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生产过程中,通过余热回收装置--余热锅炉将水泥窑窑头、窑尾排出大量的低品位废气余热进行热交换回收,产生过热蒸汽推动汽轮机实现热能向机械能的转换,从而带动发电机发出电能,窑头锅炉所发电能供水泥生产过程中使用。
建设模式
传统模式
由设计单位提供技术方案和电站设计,企业自己安排建设和管理。设计单位只承担设计,工作量较大,利润较薄,一些设计单位不愿意提供这种模式的服务。由于目前余热发电建设是买方市场,这种服务模式的比例逐年下降。
EPC模式
即工程总承包模式。目前水泥余热发电建设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比较普遍,市场占有率大约60%左右。采用这种模式主要原因是水泥余热发电市场比较火爆,技术供应商希望以工程总承包方式承接任务;另一方面水泥生产企业对水泥余热发电的设备采购、技术管理比较生疏,这方面正是技术供应商的优势。一般采用EPC模式时将土建工程拿出去,由业主自行招标。
BOT模式
是一种由出资方建设--运营--转交的模式,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采用这种模式,水泥企业利用拥有废气资源优势,由电站的承建方全部投资进行建设和管理。企业可以解决资金短缺造成的窘迫,近期可以获得优惠电价,最终可以获得电站。投资方依靠资金、技术、配套、CDM、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规避投资风险和取得短期较好经济效益。这种模式目前应用不够普遍,大概占10%左右。这种模式双方合作的条款是比较灵活的,关键是条款的内容双方均能接受。
后两种模式总体经济性评价是双赢的,可以说以优势克服弱势,双方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