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人头骨

水晶人头骨是用高纯度水晶(即石英晶体)制成,它的硬度非常高,仅次于钻石(即金钢石)和刚玉,用铜、铁或石制工具,都无法加工它。科学家利用牙医制作牙模用的挠性树脂给水晶头骨制作了一个印模,从上面可以看出眼窝、牙齿和头盖骨处有细微的旋转划痕,很显然,这个水晶雕塑是用轮式工具切割并打磨的。
- 中文名称 水晶人头骨
- 外文名称 The Crystal Skull
- 原料 高纯度水晶
- 硬度 仅次于金钢石和刚玉
- 起源 源自中美洲的阿兹特克或马雅文明
基本介绍
水晶骷髅头,又称水晶人头骨,是由透明或半透明的石英石打造完成的人头骨模型。在2008年以前,这些模型曾被某些博物馆宣称是古代美洲阿兹特克或马雅人所制作。但证据显示,实际上的完成年代约在19世纪中叶或更晚。尽管水晶头骨在通俗文学中被渲染成具有通灵作用的神秘媒介,然而在玛雅神话和其他的中美洲土著文化中却从没有相关的记载。在新纪元运动中,一些人经常宣称水晶头骨蕴含着超自然能力,并且在小说中常会有类似的描绘。在2008年的电影印地安纳·琼斯和水晶头骨王国对水晶头骨的神秘渲染令人印象颇深。毫无疑问水晶头骨已成为当今在无数科幻影视、文学作品以及电子游戏中最为流行的元素之一。至今尚未有经由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模型。
相关信息
水晶骷髅头(水晶人头骨)是由石英石打造完成的人头骨模型。在2008年以前,这些模型曾被某些博物馆宣称是古代美洲阿兹特克或马雅人所制作。但证据显示,实际上的完成年代约在19世纪中叶。至今尚未有经由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模型。
赝品
墨西哥[1]的原居民阿兹特克人有用石头、骨头、木头等材料雕刻人头骨的习俗,称为"死亡头"。其中有一些是用水晶雕刻的,形状夸张、抽象,风格较为一致,而且一般都很小。比如大英博物馆藏有两个被鉴定为属于"古代墨西哥"的小头骨,小的一个是用滑石雕刻的,大的一个是用水晶雕刻的,高度也不过1.25英寸。两个都有穿孔,估计是当念珠或护身符用的。巴黎的一家博物馆也藏有一个水晶头骨,大约为真人头骨的一半大小,法国专家认为是阿兹台克人在14或15世纪时制作的。但是这并不是神秘现象或"新时代宗教"鼓吹者所说的水晶头骨。他们心目中的水晶头骨,与真人头骨差不多大小,风格写实,维妙维俏,据称是玛雅人的圣物,拥有神秘的力量。大英博物馆藏有两个和巴黎的一家博物馆收藏的水晶头骨据科学家检测,水晶中的物质并非是阿兹特克人用当时的水晶原料手工打造的,而且打造的工具留下的痕迹也证实是在17-18世纪的砂轮打造的。
神秘传说
《水晶头骨之谜》中说:根据长老会传下来的说法,共有52个。玛雅人有13个,其他的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神圣之地,其中包括美洲许多其他土著部落,也包括西藏和澳洲土著等部落。但是现在已不到52个了,因书中提到:在危地马拉的一个村庄,村里的土著人把水晶头骨拿给神父看,神父说是魔鬼制作的,于是就把那水晶头骨打得粉碎。书中说:其中12个头骨的下颌骨能活动,称作"会唱歌的头骨",里面存储了大量知识,是外星人从天狼星座给地球人带来的礼物。为了协助知识的传播,外星人在地球上又制作了40个下颌骨不能活动的头骨,称作"会说话的头骨"。
有谣言传说美洲印第安人中流传着一个古老传说:古时候有13个水晶头骨,能说话,会唱歌。这些水晶头骨里隐藏了有关人类起源和死亡的资料,能帮助人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根据传说,人们必须在2012年12月21日之前找到全部头骨。那一天是已经循环了5126年的玛雅历法的终结。除非13个头骨聚集在一起并按正确的位置摆放,否则地球将飞离轴心。只有那样做,头骨的超自然力量才能挽救地球。
问题
科学家们曾把水晶头骨和真正的人类头骨作了比较,发现除了眼部特征稍稍偏于人类的正常范围以外,其他参数都与真正的人类头骨相差无己.我们知道,近代光学产生于十七世纪,而人类准确地认识自己的骨骼结构更是十八世纪解剖学兴起以后的事。这个水晶头颅却是在非常了解人体骨骼构造和光学原理的基础上雕刻成的,一千多年前的玛雅人是怎样掌握这些高深的解剖学和光学知识的呢?
据说水晶头骨有催眠功能,如果让一个人紧盯着水晶头骨的眼睛处,不多时人便会感觉昏昏欲睡,传说头骨是玛雅人为病人做手术时催眠病人用的。
另外,有谣言说:水晶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材料之一,用铜、铁或石制工具都无法加工它,而1000多年前的玛雅人又是使用的什么工具呢?
已被发掘
虽然人们对玛雅文化中种种不可理解的成就早有所闻,但这个1927年在中美洲洪都拉斯玛雅废墟中发现的水晶头颅,却依然令人震惊。这个头颅用水晶雕成,高12.7厘米,重5.2公斤,大小如同真人头,是依照一个女人的头颅雕成的。这颗头颅的五官比例与现代人一模一样,牙床上整齐地镶着上下两排牙齿,眼睛由圆形水晶石点缀,鼻骨则由三块水晶石拼成。至今一千多年历史,专家们研究过头颅的表面及其内部结构后,肯定其历史非常悠久,确是玛雅时代遗留的文物。
玛雅水晶头骨(25张)
藏品
一些现代的研究者将水晶头骨按照大小分为两类。一类是念珠大小的头骨,最初在19世纪中叶被发现;另一种是具有真人头骨大小的头骨,在19世纪末期发现。其中后者在最近时期十分受人关注,认为所有的这些头骨都是于欧洲伪造的。在19世纪末,伪造的印第安古董在交易市场上十分猖獗,以至于在1886年史密森尼学会的考古学家威廉·亨利·霍尔姆斯在《科学》上发表了题为《The Trade in Spurious Mexican Antiquities》的文章来抨击这一现象。虽然博物馆在早期曾经零散地获得了一些水晶头骨,然而馆藏水晶头骨大多都源于古董商欧仁·博班。Boban于1870年在巴黎开张了一家古董店,并且将包括三件水晶头骨在内的大多数藏品,都卖给了探险家Alphonse Pinart, 而后Alphonse将这些藏品捐献给了巴黎人类博物馆(Musée de l'Homme)的前身,Trocadéro 博物馆。
起源研究
很多水晶头骨被宣称源自中美洲的阿兹特克或马雅文明。尽管中美洲艺术中有很多头骨的形象,然而馆藏的水晶头骨却没有一件藏品具有发掘纪录。在1976年、1996年和2004年研究者在大英博物馆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水晶头骨的实验。实验表明,区别牙齿的锯线是用19世纪才发明的珠宝工具雕刻的(不同于Mitchell-Hedges头骨,这些头骨没有可分开的下颚)。从而引起了对水晶头骨中美洲来源的诸多疑问。试验研究认为,这些头骨制作于19世纪的德国,很可能是出自于Idar-Oberstein。这个小镇在19世纪末期以进口巴西石英来制造手工艺品而闻名。
目前已证实大英博物馆和巴黎人类博物馆的水晶头骨都是购自法国古董商欧仁·博班。博班曾于1860年至1880年于墨西哥城经商。其中大英博物馆的水晶头骨经由纽约的蒂芙尼而来,巴黎人类博物馆的头骨由人种学家Alphonse Pinart自博班购得并捐赠。 史密森尼学会于1992年展开了关于一件阿兹特克水晶头骨的调查。这件水晶头骨为一个匿名人士于1960年购自于墨西哥城。经过调查此水晶头骨被证实也是于制造于近代。根据史密森尼学会的说法,这件头骨当年是博班从德国获得的。
相关
电影
印地安纳·琼斯和水晶头骨王国
电影哆啦A梦 大雄的太阳王传说
动画
游戏王5D's中的一张卡。
漫画
细野不二彦所作的漫画《真相之眼》
藤异秀明所作的漫画《UMA大战KUKURU&NA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