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氯胺酮

2022-07-08 22:44:44 百科资料
氯胺酮(英语:ketamine),俗称K仔、K粉、K他命、克他命,在台湾,经常被称为裤子(相对于衣,衣代表的是 Ecstasy 的第一个字母)、下面(相对于穿在上面的衣服),是一种很危险的精神科药物(毒品),属于非鸦片系麻醉科药物。日常所见的氯胺酮产品的主要成份是盐酸氯胺酮,化学式为C13H16ClNO・HCl,分子量是274.19。它在常温常压之下呈白色粉末状固体物质。熔点为266度、不燃性。pH值3.5~5.5,水溶液呈酸性。
  • 中文名 氯胺酮
  • 外文名 ketamine
  • 俗称 K仔、K粉、K他命、克他命
  • 分子式 C13H16ClNO・HCl
  • 分子量 274.19

基本介绍

  氯胺酮,是苯环己哌啶(phencyclidine)的衍生物。临床所用的氯胺酮是右旋氯胺酮和左旋氯胺酮两对映异构体的消旋体。氯胺酮属于静脉全身麻醉药,临床上用作手术麻醉剂或麻醉诱导剂,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潜力。可选择性抑制丘脑内侧核,阻滞脊髓网状结构束的上行传导,兴奋边缘系统。氯胺酮可以产生一种分离麻醉状态,其特征是僵直状、浅镇静、遗忘与显著镇痛,并能进入梦境、出现幻觉。1999年以来,氯胺酮流入日本、泰国和香港地区。用作毒品时称为K粉。

发展历史

  氯胺酮由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克雷格教授研发。于1962年交由派克-戴维斯(Parke-Davis)药厂(目前为辉瑞的子公司)开发,作为较安全的麻醉药,以取代当年副作用大的的天使尘(phencyclidine,PCP),如产生幻觉、神经中毒及癫痫发作等。首次广泛应用是派发予参加越战的美国士兵。除了麻醉作用外,氯胺酮亦因其镇痛作用强,直至目前仍广泛应用。目前兽医亦广泛使用本药,及在发展中国家作为麻醉药以被加以利用。

  氯胺酮在70年代普遍作为精神科药物及科研对象,直到1978年达到顶峰后,开始有科学家发表服用氯胺酮后的中毒现象报告,当中包括约翰‧立利(John C. Lilly)等。接近世纪末,氯胺酮的应用开始变质,它成为了狂野派对及其他类似活动里常用的迷幻药物。各国开始收紧对其的应用,并将其列为危险精神科药物等名录以加强监控。当中包括美国、英国及加拿大等。

化学结构

  日常所见的氯胺酮产品的主要成份是盐酸氯胺酮,它下具有不燃性。pH值3.5~5.5,水溶液呈酸性。

氯胺酮

  由于药理跟DXM、PCP很相似,对人类的副作用较为大,通常为兽医采用作麻醉用途。近年一些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中发现了K粉的滥用迹象。2001年5月9日,K粉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局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加以管理,2007年,升为第一类精神药品。

应用原则

  氯胺酮的剂量临床上变异较大,单次静脉注射一般按1~2 mg/kg计算,肌注4~5 mg/kg,必要时追加首次剂量的1/2~2/3。

使用方法

  基础麻醉时可用氯胺酮4~6 mg/kg肌肉注射或者1~2 mg/kg静脉注射,维持15~30分钟。也可用于神经阻滞麻醉及椎管内麻醉的辅助用药,0.5~1 mg/kg经静脉或肌肉注射。

不良反应

  氯胺酮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在麻醉恢复期有幻觉、躁动不安、恶梦及谵语等精神症状,其次是在术中常有泪液、唾液分泌增多,血压、颅压及眼压升高;偶有一过性呼吸抑制或暂停,喉痉挛及气管痉挛,多半是在用量较大、分泌物增多时发生。

注意事项

  术前用安定类药物可减少术中和苏醒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诱导时常见肌震颤与肌肉不自主运动,偶有肢体无目的运动与肌阵挛,此种情况易误认为麻醉过浅而给药过量。苏醒期肌张力首先恢复正常,此后有一阶段病人不关心其周围环境,与周围的人与物完全恢复联系可能很突然,这可能出现在病人有苏醒体征后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苏醒期有时有复视或其他视觉障碍,偶有失明或说话困难,多为短暂性,且恢复很快。

  注射氯胺酮后,眼泪、唾液分泌增多,出现植物神经兴奋的表现,偶有喉痉挛及气管痉挛发生,术前用抗胆碱药则可避免或减少发生。

  虽然氯胺酮呼吸抑制作用轻微,但如静脉给药剂量过大或注药速度过快,或复合应用麻醉性镇痛药时,则可引起呼吸明显抑制,甚至呼吸停止。另外,对婴儿或老年人的呼吸抑制作用较为明显。氯胺酮扩张支气管,并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及5—羟色胺对气管和支气管的收缩作用。现已确认此药是治疗哮喘最满意的药物之一,有临床实用价值。

  ​氯胺酮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致心肌耗氧量增多,故严重冠心病病人不宜应用此药。

  氯胺酮增加妊娠子宫的肌张力、收缩强度及频率,通常情况下无病理性作用。但是在子宫活动异常增加时,例如强直性子宫收缩、胎盘早剥与脐带脱垂等情况下,常规应用临床剂量的氯胺酮有害,剂量应减少至25 mg以下。母体注入氯胺酮后,胎儿肌张力增加。

  氯胺酮增加脑血流与脑耗氧量,脑脊液压随脑血流的增多而升高。控制呼吸造成低碳酸血症能消除氯胺酮对脑血流、脑脊液压及颅内压的升高反应。

  氯胺酮具有较强的药物滥用潜力,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

适应症状

  本药应用广泛,如各种浅表、短小手术和诊断性检查的麻醉;基础麻醉如对小儿、广泛烧伤、静脉穿刺困难者;其他麻醉方法的辅助麻醉。有支气管扩张作用,故适用于哮喘病人。

慎用及禁忌

  严重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功不全、肺心病、肺动脉高压、颅压或眼压过高者禁用。有癫痫、精神病史、甲亢、及肾上腺嗜咯细胞瘤患者慎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