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沟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氧化沟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是2011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邓荣森。
- 书名 氧化沟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 作者 邓荣森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2月1日
- 定价 58 元
内容简介
《氧化沟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第2版)》主要介绍氧化沟污水处理的理论及技术,分为理论篇,技术篇。
《氧化沟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第2版)》主要介绍氧化沟污水处理的理论及技术,理论篇主要包括理论基础、氧化沟生物处理原理、设计计算特点等,还特别介绍了氧化沟的供氧混合与推流的计算方法;技术篇主要包括氧化沟污水处理厂的工程设计及氧化沟设计计算例题、现行的各种氧化沟及特征、污泥的处理、氧化沟的建造、启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常见故障处理以及一些简便的工况判别方法等,最后举出氧化沟的典型工程实例,对氧化沟的技术经济指标给予了评估。《氧化沟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第2版)》也涵盖了有关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以及氧化沟的除磷脱氮技术。《氧化沟污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第2版)》阐述突出重点、简明扼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可供市政公用设备工程师、环境工程师、废水处理的管理者、相关工程的监理工程师以及设备制造厂商参考使用,还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学参考使用。
全书主体结构分理论和工程实践两大部分内容。篇章分配的重点如下。在第1章只做氧化沟技术发展概况介绍。第2章、第3章从基础理论说起,如相关的反应器理论、生物处理原理,特别突出氧化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与设计相关的动力学模式,对早期的国际知名专家的关于活性污泥法模型成果做了归纳分析,重点介绍了以Monod模式为基础、重点考虑污泥龄SRT的活性污泥法计算常用模式,谈及国际水质模型的前景内涵,氧化沟BOD、N、P去除和供氧量计算原理基础及工艺技术进展也在第3章中予以介绍。循环流动反应器是氧化沟的最基本特征,鉴别其流动合理性的流态分析方法,找出充分发挥作用的理论方法在第2章~第5章从不同角度谈到。第4章提出了氧化沟设计的关键之一--完成混合推流能量投入的计算依据,分析了国内外理论和实用计算方法,将充氧与混合推流纳为一体,剖析了充氧与混合推流协调关系的依据,这对氧化沟的设计建造与运行管理有益。第5章从诸多方面分析了氧化沟的技术特征,便于读者全面地认识氧化沟技术。第6章专门介绍氧化沟工艺设计的技术关键及相关方面,并详细列出国内外的计算例题供设计和管理工程师参考。在这一章中还提出计算依据,分析了国内外理论方法。氧化沟服从活性污泥法理论的一般规律,但也有其设计的特殊性,目前设计方法各异,若设计不当往往会给后来的运行管理带来诸多麻烦。第7章介绍氧化沟工艺设备。第8章介绍了氧化沟的各种变型工艺特点及设计关键。第9章介绍氧化沟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0章介绍氧化沟的建造及竣工验收,重点是土建基础处理、建造要点和关键等,这有助于设备和施工监理单位参考。在第11章、第12章介绍氧化沟的培菌启动方法和正常运行管理。氧化沟污水处理厂能否进入正常运行管理、发挥应有效益,与设计、建造及内外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由于故障时有发生,故列第13章专门介绍,重点介绍污泥膨胀。第14章是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第15章介绍氧化沟的技术经济评估及今后发展方向。
图书目录
理论篇
第1章 氧化沟技术的发展
1.1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1.1.1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历史
1.1.2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的由来
1.2 氧化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发展
1.2.1 氧化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2.2 氧化沟技术的演变和发展
1.3 氧化沟技术的应用
1.3.1 氧化沟技术在国外的应用
1.3.2 氧化沟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1.4 氧化沟技术的展望
第2章 反应器基础
2.1 反应器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级数
2.1.1 反应速率 理论篇
第1章 氧化沟技术的发展
1.1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1.1.1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历史
1.1.2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的由来
1.2 氧化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发展
1.2.1 氧化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2.2 氧化沟技术的演变和发展
1.3 氧化沟技术的应用
1.3.1 氧化沟技术在国外的应用
1.3.2 氧化沟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1.4 氧化沟技术的展望
第2章 反应器基础
2.1 反应器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级数
2.1.1 反应速率
212反应级数
213反应级数的确定
22酶促反应基础
221米门方程
222莫诺方程
23物料衡算方程
24停留时间函数及其测定
25用示踪剂试验分析反应器的水力特性
251示踪剂试验分析的原理
252示踪剂类型
253示踪剂试验的测定方法
26污水处理中反应器类型
261间歇式反应器
262理想推流型反应器
263理想完全混合反应器
264弥散型反应器
265氧化沟活性污泥法反应器
第3章生物处理原理基础
31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
311细菌(真细菌)
312真菌
313原生动物
314后生动物
32微生物细胞原生质的经验分子式
33污水处理中的特殊微生物
34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基础
341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342底物利用速率与微生物增殖速率
35活性污泥法基本数学模型
351建立模型的假设
352埃肯菲尔德(Eckenfelder)模型
353劳仑斯麦卡蒂(LawrenceMc
Carty)模型
354麦金尼(Mckinney)模型
355三种活性污泥模式分析
356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新进展
357BOD去除的需氧量
358最终出水BOD的计算
359营养需要
36生物脱氮原理
361生物硝化过程和硝化动力学
362生物反硝化过程和动力学
363硝化需氧量
364生物脱氮系统的总需氧量
365碱度校核
366生物脱氮系统
367脱氮进展
37生物除磷原理
371生物除磷的意义
372生物除磷原理
373生物除磷系统
374影响生物除磷的主要因素
375生物除磷的新发展
38生物除磷脱氮间的矛盾关系及
某些解决方法
381泥龄
382碳源
383硝酸盐
384系统的硝化和反硝化容量问题
385释磷与吸磷的容量问题
39典型的连续流生物脱氮除磷
工艺介绍
391Bardenpho工艺系列
392UCT工艺
393A/O工艺系列
394A2/O工艺改进型工艺
395氧化沟的脱氮除磷工艺
第4章氧化沟的供氧与推流混合
41传质理论
411传质
412平衡关系式
42传氧模式
43需氧量与供氧量的确定
44氧化沟的推流混合
441飞力公司的计算方法
442丹麦LJM公司的计算方法
443推流器设计注意事项技术篇
第5章氧化沟的技术特征
51氧化沟的反应器特征
511传统氧化沟及其基本特征
512Orbal氧化沟基本特征
513Carrousel氧化沟基本特征
514OCO氧化沟工艺特征
515一体化氧化沟
52氧化沟生化反应动力学特征
53氧化沟的水力学特征
531氧化沟的水力学流态特征
532氧化沟的流场分布特征
533一体化氧化沟的三维流场模拟与
分析
54氧化沟处理工艺的特点
第6章氧化沟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61工程设计依据
62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依据
63厂址选择和总体布置
64氧化沟工艺的设计导则
641氧化沟容积设计
642需氧量及氧化沟的阻力水头损失
的设计计算
643沉淀池设计
65各种氧化沟技术的设计计算
651延时曝气型氧化沟设计计算
652高负荷氧化沟
653一体化氧化沟设计计算
654Carrousel 2000氧化沟设计计算
655Orbal氧化沟设计计算
第7章氧化沟的曝气和混合推动设备
71概述
72曝气设备
721水平轴曝气机
722垂直轴表面曝气机
723自吸螺旋曝气机
724射流曝气机
725导管式曝气机(DTA)
726混合曝气系统
73水下推进设备
74其他专用设备
75氧化沟曝气设备选型及设计关键
第8章氧化沟的各种变型工艺特点及设计
关键
81帕斯维尔(Pasveer)氧化沟
811Pasveer氧化沟发展
812Pasveer氧化沟的特征
82Carrousel氧化沟
821Carrousel氧化沟的发展和技术
特点
822Carrousel氧化沟的工艺演变
83奥贝尔(Orbal)氧化沟
831Orbal氧化沟发展
832Orbal氧化沟的特征
833Orbal氧化沟的脱氮功能
834Orbal氧化沟的基本特点
84DE型氧化沟
841DE型氧化沟特征
842DE型氧化沟脱氮
843DE型氧化沟生物除磷过程
85T型氧化沟
851基本特征
852三沟式氧化沟转刷的布置
853工艺运行方式
86一体化氧化沟
861一体化氧化沟的发展和技术
特点
862一体化氧化沟的不同类型
87其他环形反应器
871合建式三环工艺(CTCT工艺)
872逆流曝气工艺
88几种环形反应器的比较
第9章氧化沟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
应用
91概况
92工业废水的可生化性讨论
921概述
922可生化性的实质
923判断能否进行生物处理的方法
93实例
931混凝沉淀、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处
理化纤废水
932Carrousel氧化沟处理麦草浆中段
废水
933Orbal氧化沟在炼油污水处理上
的应用
934水解接触氧化合建式氧化沟工
艺处理工业废水的应用
935氧化沟处理酿酒废水
第10章氧化沟的建造
101氧化沟的土建施工
1011抗浮处理
1012软基处理
1013防渗处理
1014预留、预埋件及设备安装要求
102氧化沟的设备安装
103氧化沟的池型
104氧化沟的有效水深和沟宽
105导流墙和挡流板
106曝气器的位置
107进出水口
108放空管和半放空管
109伸缩缝
1010走道板
1011工程验收
1012联动试车
第11章培菌及调试
111培菌
112运行调试
113测试项目
114水样采集和处理
第12章氧化沟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
121概述
122氧化沟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的运
行管理
1221格栅
1222沉砂池
1223初沉池
1224氧化沟曝气池
1225二沉池
1226浓缩池
123氧化沟系统的运行调度
124氧化沟系统的主要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125氧化沟系统运行状况的简易评价方法
126城市排水系统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
第13章氧化沟活性污泥法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31污泥膨胀
1311丝状菌引起的污泥膨胀
1312控制污泥膨胀的选择器工艺
1313控制污泥膨胀的其他方法
132污泥上浮
133活性污泥法形成大量泡沫
134水质水量波动
135混合搅拌流动不畅
136设备发热
137脱氮效果不好
138除磷效果不佳
139难降解物质的处理措施
第14章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工程实例
141国内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工程实例
1411莱阳市污水处理工程
1412西安市北石桥DE型氧化沟污水处理厂
1413邯郸市东三沟式氧化沟污水处理厂
1414四川新都一体化氧化沟污水处理工程
142国外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工程实例
1421GOTHA STP带有同时硝化
反硝化的污水厂
1422Faaborg污水处理厂
1423Ringe污水处理厂
1424Lillered污水处理厂
1425德国化工巨头BASF的污水处理设施
第15章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经济评估
151氧化沟的技术经济评估
1511国内部分污水处理厂经济指标比较
1512氧化沟工艺在国外的评价
152不同工艺经济技术指标的定性分析
153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未来发展的
方向附录
附录1氧在蒸馏水中的溶解度
附录2水温和饱和蒸汽压力的关系
附录3海拔高度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附录4常用标准与法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