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毛难族花竹帽

2022-07-14 05:05:54 百科资料

毛难族花竹帽,是供毛难族妇女当雨具用的一种精美的手工艺品。毛难族称花竹帽为"顶卡花",即在帽底编织花纹的意思。

  • 中文名称 毛难族花竹帽
  • 别名 顶卡花
  • 流行地区 广西环江县
  • 流行民族 毛难族

产品简介

  广西环江县毛难族花竹帽,是供毛难族妇女当雨具用的一种精美的手工艺品。毛难族称花竹帽为"顶卡花",即在帽底编织花纹的意思。该花竹帽是用当地盛产的金竹和墨竹篾子编织而成的。工艺精致,花纹美观,帽形大方,结实耐用。

编织

  花竹帽又称"顶盖花"。毛南族民间传统竹帽。水族圩广西北部。用一种金黄色的竹子劈成篾片编织而成。半径约一尺,帽上编出八九十个圆圈,帽面用黑竹条编各式花纹,十分美观。每逢节庆男女青年对歌时,如男青年手拿花竹帽,就表明他今天是来定情的。歌毕,男青年将帽子赠给意中人,姑娘如接受,就表明他俩已定情。

  花竹帽是用当地出产的金竹、黑竹,破成竹蔑,精心编织而成的。在一尺余的帽面上,能工巧匠们能用金竹蔑织出数十道密细的圈圈,使帽面光滑怡人,雨渗不入、光透不进。烈日下头顶花竹帽,如在林荫下乘凉,留给你几分凉意;雨天里戴着花竹帽,人在雨里走,雨点滴落在帽上的声音如娱人的音乐。更令人惊讶的是,花竹帽的帽里,巧匠们独具匠心地用黑竹蔑编织出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如连心结、吉祥鸟、花开四季、鱼跳龙门;寓意深远的图案,为花竹帽增添了丰富的内涵。这种花竹帽又作为毛南族青年男女之间定情的信物,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因此受到恋人们的青睐。传说很入以前,一个青年带着自己精心编织的花竹帽去赶墟,半路遇雨,他见一位姑娘没有雨具,便将花竹帽给她遮雨。雨中,姑娘发现竹帽上编有许多很好看的漂亮花纹,心中赞叹织帽人的心灵手巧。当她知道青年就是织帽人的时候,顿生爱慕之情,后来两人真的结为夫妻,他们的爱情被传为佳话,花帽也被作为有情人的信物。在毛南山乡流传汗了。此后,花竹帽也就成为幸福吉祥的象征。每逢佳节,盛装的青年们以歌谈情,遇上意中人,男青年将花竹帽送上,如果女方也有意,便会接过花竹帽,并将亲手缝制的布鞋送给男青年以作答谢,一片真情尤可见。

  花竹帽这件毛南族独特的民间工艺品,不仅为毛南族的青年、妇女所喜爱,还销往外地,名扬日本,并在广西、中南地区和全国少数民族工艺品展览中赢得了好评。

产品特点

  毛南语"顶卡花"的意思是"帽子下面的花",汉译是"花竹帽"。"顶卡花"是毛南族著名的传统编织工艺品,被称为毛南族的"三宝"之一。

  "顶卡花"的直径约为2尺,帽上面呈锥状,顶部交织着8至10片很薄的宽度不足1厘米的金黄色竹片,每片破成上百根细如发丝的篾条往下散开做经线。作纬线的竹篾也很细薄,以致能在直径仅为2尺的锥面上交织近百道平整的圆圈;帽子上沿则用墨色细篾交织成一道花边。晴天遮阳,雨天挡雨。帽下面的外沿是用金黄色和黑色两种细篾交织成出宽约为三四寸的一道花带,花带上织出对称的、工整的菱形图案,图案里再交织花点,极似美丽而朴实的壮锦;里面正中。安上一个也是用金黄色细篾织成高约为2寸的垫圈。再系上两条彩绒线代,戴在头上,通风爽快轻巧舒适,引人喜爱。"顶卡花"既是精致美观的手工艺品,也是一种普遍的生活用品。其编织需要一定的技巧,使篾子变得又细又滑,需要十分的耐心和本领。编织工具也非常简单,只有一个高约2尺的木质三脚架,两条腿稍短,一条稍长,架起来如同一尊"土炮"编织着坐定编织。帽子编好后经过香薰,以防虫蛀。

传说

  毛南族人民编织的花竹帽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并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个汉族青年,是个编织能手,他走到哪就用哪的竹子编织竹器卖,以此糊口度日。一天,他来到长满金竹和墨竹的毛难山乡,看见这么多好竹子,喜出望外,砍了些竹子,连夜编成一顶花竹帽。第二天,他高兴地戴着它上山继续砍竹。当时在山上还有个毛难族姑娘正在砍竹,也是个编织能手。一会,天突然下起雨来。小伙子毫不犹豫地把花竹帽递给姑娘戴着挡雨。姑娘不好意思一个人戴,就与小伙子一块戴。雨停后,姑娘突然发现帽底编有精美的花纹,惊喜地说道:"多美的顶卡花!"后来,两人结为夫妇。在汉族青年帮助下,那位毛难族妇女把"顶卡花"编得更加精美了。从此,顶卡花就在毛难山乡流传开来。毛难族妇女把花竹帽看成是美好幸福的象征。

毛南族

  毛南族也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人"。称谓表明他们是岭西的土著民族。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毛南人大部分居住在以茅难山为中心的环江县上南、中南、下南一带,下团六圩是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另有少部分人分散居住在南丹、都安等县。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毛南族人口数为107166。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毛南人使用毛南语,属于汉藏族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曾用汉字音义拼记过毛南语的民歌等,称"土俗字"。由于长期和壮族、汉族杂居,多数人能讲壮语和汉语,通用汉文。

  毛南族的服装款式与近代汉族服装相似。女子穿大襟上衣、长裤、衣襟、袖口镶绣,裤脚镶红、黑、蓝色花边,腰间系绣花小围腰,脚穿绣花鞋。未婚少女梳长辫,婚后盘髻,爱戴手镯,胸前佩银、玉等饰品。男子穿对襟上衣、长裤、系腰带。花竹帽是毛南族男女长戴的首服,也是青年人最重要的装饰品,编织工艺极为精细。

  毛南族男子以前有着唐装的,也有穿琵琶襟上衣的。妇女则穿右襟上衣,宽脚滚边裤。上衣的襟边及袖口有三道镶边,一宽两窄,十分别致。毛南族的衣料多为青、蓝色,以银质的手镯、项圈、麒麟等装扮,蓝白分明,格外清秀。小姑娘系一块绣着精美花纹的长方形围腰,更显得婀娜多姿。 " 顶卡花 "( 花竹帽 ) 是毛南族手工产品中的精品,毛南族妇女视为精美、珍贵的装饰品,帽顶编几十个峰窝眼,内衬以油纸及花布,使峰窝眼与周围花纹相映衬,极 其美观。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