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

2022-06-30 02:44:15 百科资料

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17周年,尘封近半个世纪的《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朱砂特装本(1963年版)首次与公众公开面世。文物出版社按照1963年原班工艺、材质重新印制该书,于2010年12月出版。

  • 书名 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63年版
  • 装帧 朱砂特装本

基本信息

  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17周年,尘封近半个世纪的《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朱砂特装本(1963年版)首次与公众公开面世。文物出版社按照1963年原班工艺、材质重新印制该书,于2010年12月出版。该社是当时被毛泽东主席亲点承办该书的出版单位。

  《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1963年版)是毛泽东主席唯一亲自参与审订、编辑的毛泽东诗词版本。而《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朱砂特装本(1963年版)则是当年专供毛主席收藏和赠送友人使用的极为珍贵的书籍。该书运用"御制"云纹宣纸定制,朱砂调墨珂罗版印刷,特制纯丝封面,无论在工艺、还是在设计上都代表了当时新中国最高印制水平。据毛主席诗词版本的专家介绍,这本书当年仅印制了10册,仅在中国版本图书馆存放了一本,其他9本尚未见面世,极为珍贵、传世罕见。

看点

  毛泽东主席唯一一次参与审订编辑的诗词版本

  1963年,在毛泽东主席70岁寿诞来临之际,他将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汇集起来,并对已经发表的诗词做了一次全面校订,经过主席全面修改审订之后,就成了我们见到的《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1963年版)了。

  对于整个诗词的编辑出版,毛泽东主席显得相当谨慎。在篇目的选择上,他十分认真仔细地校订了之前已经发表过的作品:如给曾发表过的没有署名写作日期的27首诗词添加了署名日期,还为一些诗词补上了题目、对部分诗词的正文做了部分订正及修改了诗词的标点等等。而对于那些未发表过的作品,他则请来了出版社资深编辑、文化部门相关领导以及著名诗人,如田家英、臧克家、徐迟、郭沫若等,专门征询了他们的意见。据臧克家老先生回忆:他曾与葛洛先生为这件事情讨论过,并提出了23条意见,最后这些意见委托给当时毛泽东主席的秘书田家英转达。之后在1963年12月5日、6日这两天,毛泽东主席就其中几首诗词是否收入诗词集连续两次致信秘书田家英,责其处理诗词集的开会讨论事宜。这些细致的工作在毛泽东诗词的出版史上是从未有过的,而毛泽东主席参与亲自校订《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的工作,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

  当时,经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排印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集字本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分平装本和特装本。平装本主要面向普通大众发售,而朱砂特装本《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则专门为主席特别制作,用于个人收藏和赠送友人使用。

  编辑加工、印刷的工艺选择、纸张选用均是国内顶尖

  据当年亲历该书装帧专家王家骧介绍,《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朱砂特装本的珍贵之处在于无论是编辑、出版、印刷、纸张选用均是国内最高水平。

  纸张采用的是特制云纹宣纸。这类宣纸古时是专为皇宫御制的,尽管当时在民间有很多人甘冒杀头之罪进行仿制,但工艺却极其粗糙。据相关老专家介绍,当年文物出版社印刷厂坐落在故宫内城隍庙,为了印制《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朱砂特装本,专门从故宫内调出了宣纸使用。他感叹说,恐怕这在新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在印制原料上,朱砂特装本印刷使用的是朱砂。朱砂古时多为皇帝批阅奏折专用,又称"朱批",有御用墨宝之称。此次,《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朱砂特装本印刷时用的便是名贵的上等朱砂,字字朱红,极具御用色彩,其制品可保数千年不变色。

  在字体选择上,文物出版社找到了当时著名的书法鉴定专家张珩以及版本学家赵万里做指导,从新近出版的《中国版刻图录》中逐篇挑选,最后确定宋代浙刻孤本<攻愧先生文集>中集字编印。他们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借得此书,并从中查找出诗词需要的三千三百多字,逐字照相、洗印、拼接成书。据当年曾经参加过此次集字的编辑白浪老师介绍,当年他与宋惕冰二人每天早上七点从家出发达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一本书一本书地翻阅,一开始一天能找二三十个字,后来一天找不到一个字,最后只能拿偏旁来凑。有的字甚至要用三个字的部首或偏旁才能组合起来,而且组合的要像一笔写成。这项工作直到1963年10月文物出版社将印制的样稿送给毛主席办公室审阅后才告一段落。毛主席看到后非常高兴,并批示集字本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次集宋版字体印制的《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应该是文物出版社最具有开创性、艺术性的一次。

  在印制上,朱砂特装本采用了专门印制那些具有高度艺术价值或历史价值、科研价值的书法和绘画作品的传统珂罗版工艺。这种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原稿的艺术特色,达到其他印刷手段难以到达的艺术境界。珂罗版工艺对温度、湿度条件十分苛刻,其制作周期漫长,难度系数非常高,一般由经验非常丰富的珂罗版车间师傅操作,价格十分昂贵。据当年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在珂罗版上应用朱砂印刷,印一张就要擦拭一下珂罗版,必须格外细心"。而如今,文物出版社又再次请出了当年参与制作《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1963年版)的尚春科、王家骧等几位老先生,为我们此次的朱砂特装本珂罗版印制工作提出指导。

  此次与《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公开面世的还有另外一件珍宝--当年毛主席亲自使用过的唯一一套"毛瓷"也与其一并问世。

  自古以来,诗词和瓷器一直就是中国文化的两大瑰宝,更是高端收藏界收藏的永恒话题。此次在朱砂特装本《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出版的同时,。1974年秋,毛主席最后一次回湖南,在湖南省委九所蓉园1号楼住了114天,其间湖南省委为了庆祝毛主席82岁生日,专门制作了一批瓷器。这也是毛主席生前唯一使用过的一套毛瓷。据收藏方面的专家分析,市场上流行的"毛瓷"要么是毛主席生前生产但并未使用,要么就是仿制品。作为毛主席生前亲身使用过的"毛瓷"存世量极少。此次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17周年,也为了使毛瓷收藏家获得真正的毛瓷艺术品,由"毛主席专用瓷"原创作小组设计并制作,根据1974年"毛主席专用瓷"精选了毛主席当年喜爱的16件,毁版限量999套再次原貌面世。这将是自1974年之后"毛主席专用瓷"的特制版的首次问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