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正己烷

2022-06-26 08:16:11 百科资料

正己烷,是低毒、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正己烷是一种化学溶剂,主要用于丙烯等烯烃聚合时的溶剂、食用植物油的提取剂、橡胶和涂料的溶剂以及颜料的稀释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会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导致人体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等慢性中毒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晕倒、神志丧失、癌症甚至死亡。

  • 中文名 正己烷
  • 化学式 C6H14
  • CAS登录号 110-54-3
  • 闪点 30 °F
  • 熔点 -95 °C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正己烷

  中文别名:己烷

  英文名称:Hexane

  英文别名:hexane B&J brand 4 L; Hexane Specially Purified - SPECIFIED; Hexane mixture of isomers; n-Hexane

  CAS号:110-54-3

  EINECS号:203-777-6

  分子式:C6H14

  分子量:86.18

         己烷,614,是中的第六个成员。

  己烷是常用的非极性具汽油味的有机,被广泛应用于中。

  正己烷作为良好的有机溶剂,被广泛使用在化工,机械设备表面清洗去污等环节。但其具有一定的毒性,会通过、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导致人体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等慢性中毒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晕倒、神志丧失、甚至死亡。

  【溶解情况】不溶于水,可与乙醚、氯仿混溶,溶于丙酮,在乙醇

正己烷

  中的溶解度为100份乙醇溶解50份正己烷(33摄氏度)。

  【制备或来源】工业上使用的正已烷是从石油、油田气及某些天然气中分离出来的,可由石油馏分中分出。近年来,由于石油精炼技术的发展,生产正已烷的成本不断降低,所以正已烷的使用范围和用量大大增加。 

  【其他】极易挥发着火。

  危险标记 7(低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溶剂、化学试剂、涂料稀释剂、聚合反应的介质等。

  【用途】正已烷在工业上主要用作溶剂,用于配制粘胶以粘合鞋革、箱包,常用于电子信息产业生产过程中的擦拭清洗作业,还有食品制造业的粗油浸出、塑料制造业的丙烯溶剂回收、化学实验中的萃取剂(如:光气实验)以及日用化学品生产时的花香溶剂萃取等行业也用到正已烷。 若使用不当,极易造成职业中毒。

产品属性

  熔点 -95.3 °C

  沸点 68.74 °C(lit.)

  密度 0.692 g/mL at 20 °C

  蒸气密度3.5 (vs air)

  蒸气压40 mm Hg ( 20 °C)

  折射率 n20/D 1.388

  闪点 30 °F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

  水溶解性 insoluble

  Merck 14,4694

  BRN 1730733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长期接触可致周围神经炎。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等,重者引起神志丧失甚至死亡。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发展成感觉异常,麻木,触、痛、震动和位置等感觉减退,尤以下肢为甚,上肢较少受累。进一步发展为下肢无力,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及运动障碍。神经-肌电图检查示感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毒理研究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过去正已烷曾被归为是低毒类化学物,但后来因其挥发性和脂溶性高,在人体内可蓄积,特别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故有人认为应考虑将其列为高毒类化合物。

正己烷

  急性毒性:LD5028710mg/kg(大鼠经口);人吸入12.5g/m3,轻度中毒、头痛、恶心、眼和呼吸刺激症状。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2.76g/m3/天,143天,夜间活动减少,网状内皮系统轻度异常反应,末梢神经有髓鞘退行性变,轴突轻度变化腓肠肌肌纤维轻度萎缩。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H2O)。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体检测管法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方法》马家骧等译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00mg/m3

  前苏联(1978)环境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 60mg/m3(一次值)

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正己烷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皮肤污染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饭前要注意洗手。

  手防护:戴玻璃纤维手套、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操作时应带防毒口罩,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为预防正已烷中毒,正已烷作业车间应安装有效通风装置。若使用含正已烷的溶剂,应尽量保持密闭,以减少其蒸汽逸出,确保车间正已烷空气浓度不超过100毫克/立方米为宜。积极进行工艺改革,尽可能以无毒或微毒溶剂代替正已烷。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CAS No.: 110-54-3

危害记事

  由于缺乏防护,对其毒性重视不够或缺乏了解,很多地方曾出现正已烷中毒的悲剧。为此,有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提高警惕,采取措施,予以防范并杜绝事故的发生。

  2010年,有36家国内环保组织为促进IT产业解决污染问题,与29个IT品牌进行多轮沟通。其中,《IT行业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第四期)苹果特刊》,对苹果的供应链职业安全、供应链环境保护、供应链员工权益和尊严提出质疑,敦促苹果公司公布供应链信息,对2009年苏州联建科技公司和运恒五金公司员工的正己烷中毒做出回应。此前,苹果公司一直采取回避策略。

  2011年2月15日,苹果公司公布了2010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首次做出回应,承认137名中国供应商员工因工作环境致病。    

上下游产品

  上游原料:石油醚下游产品:哒螨灵、聚环氧乙烷、辣椒红色素、高Density聚乙烯钛基氯化镁载体催化剂、催化剂DQ、催化剂N、稳定剂YH-1098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