歃血为盟
2022-07-01 21:37:22 百科资料
歃血为盟,汉语成语,拼音:shà xuè wéi méng,释义:指将牲血涂在嘴边,泛指发誓订盟。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中文名称 歃血为盟
- 拼音 shà xuè wéi méng
- 近义词 对天盟誓 歃血而盟
- 反义词 口血未干
-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指将牲血涂在嘴边,泛指发誓订盟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
例句
唐.苏安恒《请复位皇太子第二疏》: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幽州刺史乌桓触,聚幽州众官,歃血为盟,共议背袁向曹之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二人诈称太后有密诏,令淮南大小官兵将士,皆入寿春城,立一坛于西,宰白马歃血为盟,宣言司马师大逆不道,今奉太后密诏,令尽起淮南军马,仗义讨贼。众皆悦服。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说不定国王还要歃血为盟呢,珠盘玉敦的准备也是不可少的。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