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黄嘌呤

次黄嘌呤,中文别名:6-羟基嘌呤,CAS号:68-94-0,分子式:C5H4N4O,分子量:136.1115。主要用作为抗恶性肿瘤药6-巯嘌呤的中间体。
- 中文名 次黄嘌呤
- 分子式 C5H4N4O
- 分子量 136.1115
- CAS号 68-94-0
分子结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次黄嘌呤
英文名称:Hypoxanthine
中文别名:6-羟基嘌呤
英文别名:Hypoxanthine 6-Hydroxypurine; 1,7-Dihydro-6H-purin-6-one; purin-6(1H)-one; 6-Hydroxypurine; 9H-Purin-6-ol; 3,7-dihydro-6H-purin-6-one; 3,5-dihydro-6H-purin-6-one
CAS号:68-94-0
分子式:C5H4N4O
分子量:136.1115
SMILES:O=c1[nH]cnc2c1[nH]cn2
物性数据
1. 性状:针状结晶
2. 密度(g/mL,25/4℃):不确定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不确定
4. 熔点(ºC):>360
5. 沸点(ºC,常压):不确定
6. 沸点(ºC, 5.2kPa):不确定
7. 折射率:不确定
8. 闪点(ºC):不确定
9. 比旋光度(º):不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不确定
11. 蒸气压(kPa,25ºC):不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不确定
13. 燃烧热(KJ/mol):不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不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不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
17. 爆炸上限(%,V/V):不确定
18. 爆炸下限(%,V/V):不确定
19. 溶解性:几乎不溶于水0.078/100m1(19℃)1.4g/100ml(100℃)。溶于稀酸和碱,如0.5mol/L硫酸或10mol/L氢氧化钠中
存储方法
本品应密封阴凉干燥保存。
合成方法
氰乙酸乙酯与乙醇钠、硫脲经环合反应得到2-巯基-4-氨基-6-羟基嘧啶,再经亚硝化、还原、消除、环合,制得6-羟基嘌呤。
主要用途
抗恶性肿瘤药6-巯嘌呤的中间体。
安全信息
风险术语
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有害。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安全术语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7/39:Wear suitable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戴适当的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系统编号
CAS号:68-94-0
MDL号:MFCD00005725
EINECS号:200-697-3
RTECS号:UP0791000
BRN号:5811
PubChem号:24895850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小鼠腹腔D50:750 mg/kg;繁殖:小鼠腹腔TDLo:600 mg/kgSEX/DURATION : female 13 day(s) after conception; 小鼠腹腔TDLo:1 gm/kgSEX/DURATION : female 13 day(s) after conception;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1
2、 氢键供体数量:2
3、 氢键受体数量:3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 互变异构体数量:8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70.1
7、 重原子数量:10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90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与黄嘌呤一起,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中,其核苷酸的肌苷酸是核酸的嘌呤核苷酸的前体。也是咖啡因的母体。次黄嘌呤可以通过腺嘌呤脱氨酶或亚硝酸的作用由腺嘌呤脱氨生成,也能通过核苷磷酸化酶使肌苷发生磷酸解而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