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槐树米

2022-06-27 17:32:33 百科资料

槐树米广义是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蕾及花。中国各地区产,以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为多。夏季花未开放时采收其花蕾,称为"槐树米";花开放时采收,称为"槐花"。采收后除去花序的枝、梗及杂质,及时干燥,生用、炒用或炒炭用。

  • 中文名称 槐树米
  • 外文名称 Sophora japonica L
  • 别名 白槐、槐花、槐花米、槐籽
  • 来源 为豆科植物槐的花蕾
  • 长 长2-6mm,直径约2mm

基本信息

  槐树米 Flos Sophorae Immaturus

  (英) Japanese Pagodatree Flower-bud

  [别名] 白槐、槐花、槐花米、槐籽(中医将槐的花与蕾做相同使用)。

  [来源] 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l的花蕾。

  [采制] 夏季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

  [性味] 性微寒,味苦。

  [附注] 花(槐花)凉血止血;果实(槐角)清热泻火。

分布范围

  全国各地有栽培。

形态特征

  花蕾卵形或椭圆形,长2-6mm,直径约2mm。花萼黄绿色,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手捻即碎。无臭,味微苦涩。

主要价值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用量4.5-9g。

  槐米也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染料,不仅可以做食品的色素,还可以做纺织品的染料。

文献论述

  1、《日华子本草》: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藏虫及热,治皮肤风,并肠风泻血,赤白痢。

  2、《医学启源》:凉大肠热。

  3、《纲目》: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崩中漏下。

  4、《本草正》:凉大肠,杀疳虫。治痈疽疮毒,阴疮湿痒,痔漏,解杨梅恶疮,下疳伏毒。

  5、《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

  6、《本草求真》:治大、小便血,舌衄。

槐米

  7、《本草求原》:为凉血要药。治胃脘卒痛,杀蛔虫。

  。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大鼠ip本品所含的芦丁,对植入羊毛球的发炎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维生素P样作用:芦丁具有维持血管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脆性等作用,对脂肪浸润的肝有祛脂作用,与谷胱甘酞合用祛脂效果更明显。

  3、抗病毒作用:200ug/ml浓度时,对水疱性口炎病毒有最大的抑制作用。

  4、抑制醛糖还原酶作用:芦丁10-5mol/L浓度时抑制率为95%。此作用有利于糖尿病型白内障的治疗。

  5、祛痰、止咳等作用:本品所含的槲皮素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