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

槐树常见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海拔1000米高地带均能生长。
- 中文名 槐树
- 学名 Sophora japonica L.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槐树树型高大,向阳性植物、根深,生长迅速。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但刺槐的叶略透明。槐树的花为白色,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其荚果跟其他豆类植物不同,肉胶质,在种粒之间收缩,形成念珠状,俗称"槐米",也是一种中药。槐树花期在夏末,和其他树种花期不同,所以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落叶乔木,高15-25米。羽状复叶长15-25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9-15,卵状长圆形,长2.5-7.5厘米,宽1.5-5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10,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厘米,无毛,不裂;种子1-6,肾形。花果期9-12月。
槐树叶色深,呈墨绿色。远看槐树的树冠如同一团墨绿浓云,墨绿色是一种晦暗

槐树及其花朵(5张)
的色彩,浓云同样会带来晦暗。槐树荚角落下,果皮腐烂而露出种子,把树荫下的地面染成暗绿色。槐树容易遭受蚜虫危害,蚜虫分泌物落到地面也会把地面染成黑色。槐荫下因此常常呈黑色,同样具有晦暗之意。所以,槐树一名源自"晦暗"。"槐"字与"晦"字读音相近,"槐树"就是"晦树",表示树冠晦暗的一类树。正因为槐树的这个特点,人们喜欢在槐阴下乘凉聚会。汉代有人因此认为"槐,就是望怀的意思,人们站在槐树下怀念远方来人,想与来人共谋事情"。这实际是因为仅仅注意到人们喜欢在槐阴乘凉的现象而对槐树得名的一种人文解释。由于适宜人们乘荫纳凉,槐树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分布情况
槐树原产于中国,又叫中华槐,国槐。国槐在不少国家都有引种,尤其在亚洲。原来在中国北部较为集中,北自辽宁、河北,南至广东、台湾,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四川、云南。常见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海拔1000米高地带均能生长。甚至在山区水少的地方都可以成活的很好。
槐树为深根性喜阳光树种,适宜于湿润肥沃的土壤。我国南北广为栽培,尤以华北及黄土高原生长繁茂;越南、日本,朝鲜也有栽培。
生长环境
国槐,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石灰及轻度盐碱地(含盐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甚至在山区缺水的地方都可以成活的很好。
槐树属落叶乔木类,一般高度都在15到25米,有很多种类:国槐、刺槐、黄金槐、龙爪槐、红花槐等等,我国各大地区普遍栽培,槐树是深根性喜阳光树种,适宜于湿润肥沃的土壤。
槐树喜光、根深、生长迅速,它的花可以烹调食用,开花是在夏末,和其他树种花期不同,所以一直是比较重要的蜜源植物。槐树一般作为行道树, 树阴浓密,很多城市将其作为市树,如山东的淄博市和泰安市。
虫害防治
槐树越冬螨
(1)越冬期防治:用石硫合剂喷洒刮除粗皮、翘皮,也可用树干束草,诱集越冬螨,来春集中烧毁。
(2)化学防治:发现叶螨在较多叶片危害时,应及早喷药,防治早期危害,是控制后期虫害的关键。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至1500倍液,也可用5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1500至2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要均匀、细致、周到。如发生严重,每隔半月喷1次,连续喷2至3次有良好效果。
槐尺蛾
又名槐尺蠖。1年发生3至4代,第一代幼虫始见于5月上旬,各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以蛹在树木周围松土中越冬,幼虫及成虫蚕食树木叶片,使叶片造成缺刻,严重时,整棵树叶片几乎全被吃光。
防治方法:
(1)落叶后至发芽前在树冠下及周围松土中挖蛹,消灭越冬蛹。
(2)化学防治:5月中旬及6月下旬重点做好第一、二代幼虫的防治工作,可用50%杀螟松乳油、80%敌敌畏乳油1000至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至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至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4000倍液喷雾防治。
(3)生物防治可用苏云金杆菌乳剂600倍。
锈色粒肩天牛
两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钻蛀危害,每年3月上旬幼虫开始活动,蛀孔处悬吊有天牛幼虫粪便及木屑,被天牛钻蛀的槐树树势衰弱,树叶发黄,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
槐树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成虫:天牛成虫飞翔力不强,受振动易落地,可于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于夜间在树干上捕杀产卵雌虫。
(2)人工杀卵:每年7至8月天牛产卵期,在树干上查找卵块,用铁器击破卵块。
(3)化学防治成虫:于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成虫活动盛期,对槐树树冠喷洒2000倍液杀灭菊酯,每15天一次,连续喷洒二次,可收到较好效果。
(4)化学防治幼虫:每年3月至10月为天牛幼虫活动期,可向蛀孔内注射80%敌敌畏,40%氧化乐果或50%辛硫磷5至10倍液,然后用药剂拌成的毒泥巴封口,可毒杀幼虫。
(5)用石灰10公斤+硫磺1公斤+盐10克+水20公斤至40公斤制成涂白剂,涂刷树干预防天牛产卵。
槐树叶小蛾
1年发生二代,以幼虫在树皮缝隙或种子越冬,七八月危害最为严重,幼虫多从复叶叶柄基部蛀食危害,造成树木复叶枯干、脱落,严重时树冠出现秃头枯梢,影响观瞻。
防治方法:
(1)冬季树干绑草把或草绳诱杀越冬幼虫。
(2)害虫发生期喷洒4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
槐树价值
医理药用
药 材 名: | 槐花、槐树 |
中文科名: | 豆 |
拉丁科名: | Leguminosae |
中文属名: | 槐 |
拉丁属名: | Sophora |
中文种名: | 槐树 |
拉丁种名: | Sophora japonica L. |
药用部位: | 花蕾,花 |
形态特征: | 落叶乔木,高10–25米;树皮灰绿色功黄绿色,幼枝绿色。羽状复叶,长15–25厘米;小叶9–15片,卵状长圆形,长2.5–7.5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而有缰突尖,基部阔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5小齿,被疏毛;花冠蝶形,乳白色,旗瓣阔心形,先端凹,基部有短爪,微有紫脉,翼瓣、龙骨瓣圆形;雄蕊10枚,2体,不等长;雌蕊1枚。荚果肉质,节荚之间紧缩成串珠状,下垂,无毛,不开裂。种子1–6个,肾形。花期7–8月,果期10月。 |
分 布: | 各地 |
生 境: | 栽培 |
习 性: | 阳生 |
繁殖方式: | 种子 |
功 能: | 清凉收敛、止血、降血压 |
主 治: | 便血、血痢、痔疮出血、衄血、高血压 |
另外,槐亦可药用。《本草纲目》云:"槐初生嫩芽,可炸熟水淘过食,亦可作饮代茶。或采槐子种畦中,采苗食之亦良"。《抱朴子》云:"此物至补脑,早服之令人发不白而长生"。《名医别录》云:"服之令脑满发不白而长生"。 "

槐树(5张)
花蕾可食,为清凉性收敛止血药;槐花可作黄色染料;槐实能止血、降压,根皮、枝叶药用,治疮毒;种子榨油供工业用;槐角的外果皮可提馅糖等;木材供建筑或制农具和家具用;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花蕾与花含芸香苷、甾醇,果实含刺槐素、槲皮素等多种黄酮类和酚类成分。
槐树中常见的有国槐和洋槐,其中洋槐又叫刺槐。一般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果实来进行区分,国槐的果实为念珠状,而洋槐的果实为荚果。
园林景观
1、可作行道树,并为优良的蜜源植物;
2、槐树和其他豆科树木不同,根部没有共生的根瘤菌。近代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其基因进行研究后,分出一个单独的小属"槐属"(Styphnolobium)。此外,还有一种园艺变种龙爪槐,枝条下垂,树型不大,是一种装点园景的好树种。还培育出一种开粉红色花的龙爪槐。
槐树木质坚硬,有弹性,以前是制造畜拉大车的主要木材,也可用来造船。槐树树体高大、树阴浓密,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绿化、观赏树种之一,是很好的行道树。很多城市将其作为市树,如山东的淄博市和泰安市。
其它作用
槐树也可充用饲料,主要食其嫩枝叶。我国每个省(区)的城镇几乎都有槐树(包括它的变种龙爪槐)栽植,是一个很广阔的饲料资源,对畜牧业的饲料平衡起着重要的调剂

槐树(5张)
作用。嫩枝叶是绵羊的好饲料,其他牲畜也吃;槐籽的油粕可以充作精饲料,喂猪尤佳,风干后的嫩枝叶也可饲川。新鲜嫩枝叶有苦味,牲畜不喜食。嫩枝叶的营养价值较好,富含蛋粗白质和易浸溶的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含量较低,氨基酸含量比较丰富,与一般豆科牧草相当,高于一般禾本科牧草,甚至比蛋白质含量较丰富的小麦麸还高。其化学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见表57-1和表57-2。
槐树的花期长,花多,是优良的蜜源植物。捌皮纤维可用于造纸、打绳索。种子含油18-24%。可用于制肥皂、润滑油。花蕾、花和荚果均可入药。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之功能。
槐树树干坚韧,耐水湿,用于建筑,造船和家具等。
历史记载
周礼.秋官 记载
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见天子时,站在槐树下面。三公是指太师、太傅、太保,是周代三种最高官职的合称。后人因此用三槐比喻三公,成为三公宰辅官位的象征,后世在门前、院中栽植有祈望子孙位列三公之意,槐树因此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化树种。清朝以后,海外游子大量增多,国槐因寓意"怀念家国"而备受海外游子青睐。成为民族凝聚力的象征物之一。
说文 称
"槐,木也,从木,鬼声"。
龙口民间流传"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的民谣,有祈望生财致富之意。
槐宜植于门旁。大臣门旁植槐,名为槐门者,乃大臣怀柔百姓、奉仕帝王之官吏故也。
民间俗谚有:"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又说"院中一颗槐,幸福自然来"。
槐树视为吉祥树种。被认为是"灵星之精",有公断诉讼之能。
春秋元命苞 云
"树槐听讼其下"。戏曲《天仙配》也有槐荫树下判定婚事,后又送子槐下的情节。《花镜》云:"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荫,一取三槐吉兆,期许子孙三公之意"。
槐树栽种历史
槐树在中国广为栽植,全国各地都有大槐树,最为著名的是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由于当时河北人口稀少,所以从人口较多的山西移民,外迁的移民在洪洞集结,留恋故土的移民们,多采集大槐树的种子、枝条,将它种植到新家。因此直到现在,在河南 河北、山东、东北各地,这一民谚仍然家喻户晓:"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崇祯皇帝在北京景山上上吊的也是一棵槐树。邱县刘云固村的一株古槐树龄在1600年以上,历经14个朝代,如今依然枝繁叶茂。
物种分类
一般我们常说的槐树有国槐、刺槐、龙爪槐、紫花槐等。
国槐
槐树为豆科槐属,槐树也直称国槐,落叶乔木,树冠军圆形。小枝绿

国槐
色,皮孔明显,冬芽芽鳞不显。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7枚,对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钱缘。顶生圆锥花序,花蝶形,浅黄绿色。荚果于种子间缢缩成念珠状,熟时不开裂,肉质,悬挂树梢,经久不落。花期6-8月,果期10月。
刺槐
刺槐又称洋槐、白刺槐、德国槐。为蝶形花科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褐色,有纵裂纹。枝条具托叶刺,羽状复叶有小叶7-25,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长2-5.5厘米,宽1-2厘米,顶端圆或微凹,有小尖头,基部圆形。花白色,花萼筒上有红色斑纹。花果期5月。果10-11月成熟。刺槐的花为白色,有芳香气味,宜食用。
龙爪槐
龙爪槐的一般特征同国槐,只不过枝条和叶片下垂而已。
红花槐
红花槐紫花槐与刺槐的一般特征相同,只是花色呈红色而已。
金叶刺槐
金叶刺槐为蝶形花科刺槐属,阔叶落叶乔木,高过25米,干皮深纵裂,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9枚,椭圆形,长2-5厘米,全缘,先端微凹并有小刺尖,春季叶为金黄色,到夏季变为黄绿色,秋季变为橙黄色,叶色变化丰富,初夏开花,花白色,芳香,呈下垂总状花序。

槐树(23张)
毛刺槐
毛刺槐为蝶形花科刺槐属,落叶乔木,高达2-4米,枝及花梗密被红色刺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5枚,近圆或长圆形,长2-5厘米,总状花序,具花3-7朵,花冠玫瑰红或淡紫色,果长5-8厘米,很少发育,花期在7月,果熟9-10月。
香花槐
香花槐为蝶形科香槐属,落叶乔木,树高达16米,树皮呈褐至灰褐色,光滑,叶互生,7-11片小叶组成羽状复叶,叶椭圆状,卵形至长圆形,长4-12厘米,先端尖,基部稍歪斜,花序腋生,花红色,芳香,花期 5、7月,5月花期为20天,7-8月花期为40天左右,南方春、夏、秋三季连续开花。花冠为蝶形,粉红或紫红色,有小量小刺,果期为10月。
五叶槐
五叶槐又名蝴蝶槐,为蝶形花科槐属,国槐的变种,小叶3-5枚簇生,顶生小叶常3裂,侧生小叶下部常有大裂片,叶背有毛。
金枝国槐
金枝国槐又名金枝槐,为蝶形花科槐属,落叶乔木,树冠圆球形或倒卵形,高可达25米,枝条金黄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全缘,花序为顶生圆锥花序,花黄白色,花期6-9月。
紫穗槐
紫穗槐 椒条、棉条(东北木本植物图志),棉槐、紫槐、槐树(江苏植物志)图版83: 9-15
Amorpha fruticosa Linn. Sp. Pl, 713. 1753;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263. 图360. 1955;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391. 图2511. 1972.
落叶灌木,丛生,高1-4米。小枝灰褐色,被疏毛,后变无毛,嫩枝密被短柔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0-15厘米,有小叶11-25片,基部有线形托叶;叶柄长1-2厘米;小叶卵形或椭圆形,长1-4厘米,宽0.6-2.0厘米,先端圆形,锐尖或微凹,有一短而弯曲的尖刺,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上面无毛或被疏毛,下面有白色短柔毛,具黑色腺点。穗状花序常1至数个顶生和枝端腋生,长7-15厘米,密被短柔毛;花有短梗;苞片长3-4毫米;花萼长2-3毫米,被疏毛或几无毛,萼齿三角形,较萼筒短;旗瓣心形,紫色,无翼瓣和龙骨瓣;雄蕊10,下部合生成鞘,上部分裂,包于旗瓣之中,伸出花冠外。荚果下垂,长6-10毫米,宽2-3毫米,微弯曲,顶端具小尖,棕褐色,表面有凸起的疣状腺点。花、果期5-10月。
本种原产美国东北部和东南部,系多年生优良绿肥,蜜源植物,耐瘠,耐水湿和轻度盐碱土,又能固氮。现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北、广西、四川等省区均有栽培。枝叶作绿肥、家畜饲料;茎皮可提取栲胶,枝条编制篓筐;果实含芳香油,种子含油率10%,可作油漆、甘油和润滑油之原料。栽植于河岸、河堤、沙地、山坡及铁路沿线,有护堤防沙、防风固沙的作用。

槐树(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