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区
榆中区隶属于甘肃省中部,西靠七里河、城关区,东邻定西市安定区,西南与临洮县交界,北隔黄河与皋兰、白银市平川区相望,东北和靖远县、会宁县接壤,面积为3301平方公里。2013年,榆中区总人口为42万人。
按照建设大兰州的规划设想,兰州市还将对现有行政区划进行适当调整。尤其是需将市内的县区行政区划进行适当调整,如将榆中县、皋兰县撤县建区等。
- 中文名称 榆中区
- 外文名称 Yuzhong
- 行政区类别 甘肃省、兰州市
- 邮政区码 730100
- 地理位置 甘肃省中部
榆中县隶属于甘肃省中部,西靠七里河、城关区,东邻定西市安定区,西南与临洮县交界,北隔黄河与皋兰、白银市平川区相望,东北和靖远县、会宁县接壤,面积为3301平方公里。2013年,榆中县总人口为42万人。
榆中县地势南高北低,中部凹,呈马鞍形。南部为石质高寒山区,马寒山最高峰海拔3670.3米。北部为黄土丘陵区,最高峰吕家岘海拔2495米。南北两山之间是川塬丘陵沟壑区,海拔1500-2000米,地形由西南、东南和东北三面向西北倾斜。[2]榆中县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每年均气温6.7℃,降水量400毫米,无霜期120天。[3]榆中县有耕地105.74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33.4%, 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9.14万亩。[3]榆中县内已探明的矿藏15种,有中小型矿床,矿点和矿化点48处。矿产种类繁多,已探明的有48种。石灰岩储量近2.4亿吨,红色粘士有6000万吨,1亿多吨花纹花岗岩属中国稀有。榆中县地表水年总径流量5349万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约为9.4亿立方米。
2007年,榆中县经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6.12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13.61%。其中第一产业6.21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6.29%;第二产业13.14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19.97%;第三产业6.77亿元,同比2006年增长10.67%。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3.8%、50.3%和25.9%。
榆中皋兰拟撤县设区
兰州四版规划将在空间结构布局上做大文章,主城区规划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
7月31日,兰州市召开第四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动员大会。会议决定,兰州市将在网上开展《兰州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建设建议》市民意向调查,就兰州第四轮总体规划修编向市民征求意见,将兰州打造为集适宜创业发展、宜居、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新城市。并根据要求在整个规划过程中,重视规划的公众参与,规划成果将分阶段进行公众咨询,征求不同社会团体和市民意见。
第四版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包括兰州市城市定位、发展目标问题;城市空间拓展和产业结构、功能布局调整问题;水源保护、综合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发展战略问题;新区开发与老城更新问题;兰州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居环境适宜性等六大问题。
7月31日,记者从兰州市第四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动员大会上获悉,新一轮规划由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规划期限定为2011-2030年,规划区总面积约为7000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规模估计将达到350万人。会议还公布了规划空间结构布局上的3种初步设想。
另悉,按照建设大兰州的规划设想,兰州市还将对现有行政区划进行适当调整。尤其是需将市内的县区行政区划进行适当调整,如将榆中县、皋兰县撤县建区等。
根据兰州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规划期限定为2011-2030年,同时考虑远景规划构想。城市规划区范围定为东起榆中高崖镇,西至吐鲁沟,南起兴隆山、阿干镇,北到永登秦王川,规划区总面积约为70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拟定为东起定远、金崖,西至河口南地区,南起皋兰山南麓,北到青石、沙中片区,规划面积约为1000平方公里。目前,第四版总体规划关于规划空间结构布局有3种初步设想。
第一设想为"一河两翼三城四片区"。即以黄河为轴,两山为翼,完善跨河形态,构筑昼夜山水城市整体空间新形象,对中心城区内的城关、七里河老城、安宁新城、西固石化城三城进行优化提升,分步构筑青白石片区、沙中片区、河口南片区、和平定远片区四大片区。
第二设想为:"一带一心三轴四片区"。一带:指黄河生态景观带。一心:指现状城区,是兰州都市区的发展核心。三轴:指联系外围3个主要拓展空间的发展轴线。四片区:指构成兰州都市区的4个主要发展空间,分别是,中心城区(包括现状市区及青什、沙中片区)、榆中盆地、秦王川盆地、湟水河谷地(海石湾地区)。
第三设想为:"两带三城三轴九片"。两带:湟水-黄河发展带,"引洮工程"宛川河发展带;三城:主城区(现状城区及青什、沙中片区),西城区(河口、东川),东城区(榆中盆地);三轴:向东、向西、向北3个方向发展;九片:1.东川片区;2.河口片区;3.西固片区;4.七里河-安宁片区;5.城关片区;6.青什片区;7.和平-定远-宛川河谷地片区;8.榆中县城-三角城-夏官营片区;9.中川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