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楤木根

2022-07-03 02:01:22 百科资料

楤木根,为五加科植物楤木的根或根皮,有药用价值。祛风湿,利小便,散瘀血,消肿毒。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肝炎,胃痛,淋浊,血崩,跌打损伤,瘰疬,痈肿。

异名:楤根(《本草拾遗》),刺老包根(《草木便方》),山通花根(《四川中药志》),箭当树根(《江西草药》)。

  • 中文名 楤木根
  • 拉丁学名 Cortex Araliae Chinensis Aralia clinensis L .
  • 别称 楤根
  • 界 植物界
  • 科 五加科

形态特征

  楤木,小乔木或灌木。高2-8米,树皮灰色,疏生粗壮直刺。小枝被黄棕色绒毛,疏生短刺。叶为2-3回羽状复叶,长60-110厘米。叶柄粗壮,长达50厘米,托叶与也叶柄基部合生,耳廓形。叶轴无刺或有细刺。小叶卵形、阔卵形或长卵形,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上面粗糙,疏生糙毛;下面被淡黄色或灰色短柔毛,脉上更密;叶缘具锯齿,稀为细锯齿或不整齐粗重锯齿;侧脉7-10对,两面均明显,网脉上面不显,下面明显。花白色,芳香。果实球形,具5棱。宿存花柱长1.5毫米,离生或合生至中部。花期7-9月,果期8-10月。植物形态详"楤木白皮"条。

楤木根

分布范围

  楤木生于海拔400-2700m的杂木林中。分布广,甘肃、陕西、山西、河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东北三省均有分布。

主要价值

  ①《本草拾遗》:"主水癊,取根白皮,煮汁服之一盏,当下水,如病已困,取根捣碎,坐,其取(取其)气,水自下。又能烂人牙齿,齿有虫者,取片子许大,纳孔中,当自烂落。"

  ②《草木便方》:"解毒,散热,除风痰。治瘰疬,疮烂,鼻衄,牙痛,痔疾,痢疾,疯狗咬伤。"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驱风,镇咳。治妇女红崩,男子淋浊。"

  ④《四川中药志》:"除湿解毒,散瘀积,消痈肿,除寒热。"

  ⑤《江西草药》:"活血行瘀;疏风祛湿。"

  ⑥《陕西中草药》;"消肿止痛,健脾利水。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肝炎,跌打损伤,骨折,虚肿,无名肿毒。"

制作方法

  【采集】9~10月挖根,或剥取根皮晒干。

  【化学成分】参见"楤木白皮"条。

  【性味归经】辛,平。

  ①(本草拾遗):"辛,平入、毒。"

  ②《草木便方》:"苦,微寒。"

  ③ (贵阳民间药草):"甘,寒,无毒。"肺、肾、脾、胃四经。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宜忌:

  《陕西中草药》:"孕妇慎用。"

选方

  ①治关节风气痛:楤木根白皮五钱。加水一碗,黄酒半碗,煎成一碗,早晚各服一剂,连服数天,痛止后再服三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肾炎水肿:楤木根一至二两。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肝硬化腹水:楤木根四两,瘦猪肉四两。水炖,服汤食肉。(《江西草药》)

  ④治虚肿:楤木根皮一两。炖肉,不放盐食。(《云南中草药》)

  ⑤治胃痛、胃溃疡、糖尿病:楤木根皮三至五钱。水煎,连服数日。(《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⑥治遗精:楤木根皮一两。水煎去渣,加猪瘦肉炖服。(《江西草药》)

  ⑦治淋浊:刺老包根一两。煮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⑧治红崩白带:刺老包根四两。水二大碗,煎至一中碗,去其滓,甜酒为引,煎服。(《贵阳民间药草》)

  ⑨治糖尿病:楤木根一两,银杏四两。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⑩治风热咳嗽:刺老包根三钱,果上叶二钱。水煎服。

  ⑾治咳喘:刺老包根四两,肉一斤。炖之,服肉及汤。

  ⑿治痈毒:刺老包根五钱至一两。煎水内服。

  ⒀治痔疮:刺老包根四两(干的用五钱)。炖猪肉半斤,分三次服。(⑩方以下出馈阳民间药草》)

  ⒁治跌打损伤,骨折:楤木根、马尾松根、杜衡根、青木香根(均鲜)各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⒂治腰椎挫伤:鲜楤木根皮一至二两,猪蹄一只。水炖,服汤食肉。另用楤木根适量,煎水外擦。(《江西草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