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湖公园

棠湖公园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东升街道,距天府广场18km,创建于1986年,公园占地二百余亩,居成都市各公园之冠。这座具有巴蜀山水、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同时又透着北国、江南、岭南园林特长的公园。占地面积250亩,其中水面70余亩,是以海棠和湖泊为特色的新建仿古园林,湖以棠名,园依湖就,故名"棠湖公园"。
- 中文名 棠湖公园
- 外文名 Chengdu Tanghu Park
-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 水面面积 70余亩
- 所属国家 中国
概述
棠湖公园位于双流县城中心,距成都18km,创建于1986年。公园竹海森森,秀林亭亭,晨昏雀鸟啁啾,四时花开不败。尤以“蜀地独垂名”的海棠遍布全园,品种之多,花质之佳,名闻遐迩。特别是产于古府河之滨、牧马山丘的铁脚海棠更是堪称一绝,重现了唐代“濯锦江头几万枝”的胜景。公园也由此而得名。十余年来,棠湖公园突出了公益性、社会性和文化旅游内涵,成功地举办了“成都市第21届灯会”、“五洲国际灯会”和一年一度的海棠花会,还举办了享誉国内外的“棠湖国际书法邀请展”等文化活动。常年国内外佳宾云集,骚人墨客频频青睐,年均游人50万人次以上。

自然气候
县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2度,降雨921毫米,气候温和,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
旅游景区
全园共分“绿柳风荷”、“瞿上撷秀”、“海棠春坞”、“薰风雄峙”、“隔湖烟雨”等八大景区,设“玉流听涛”、“棠林春色”、“文津观鱼”、“绾霞夕照”、“凤凰絮语”、“金花夜月”、“古渡竞舸”、“竹岛凉风”、“古塔揽胜”等数十个景点。
八大景区的各组建筑,几乎包括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各种形式。园内楼台掩映,亭廊错落,轩、榭、斋、馆无一不与风景环境丝丝相扣,无一不体现川西园林建筑的风格特色。寓意“玉双流”的主体建筑玉流馆,楼阁宏丽,雕饰精巧、水榭曲廊、徘徊连属,楼前有潺潺流水,水畔有听涛小轩。南望棠湖、亭桥入画;西顾芙蓉,敞榭临溪;耳声目色、令人舒怀。背依竹岛、布局巧妙的馆霞榭,屋舍精雅、平台宽阔、令人联想起杭州西湖平湖秋月的意境。影射双流已圯南塔的薰风塔,则层楼迭起,高踞山巅,为全园景观控制中心。登临塔上,可俯瞰全园,并能远眺园外平畴沃野和双流国际机场。可观竹里馆庭院,展示双流古代历史文化的瞿上堂,移景双流八景之一金花夜月的映月楼,由双流籍名国画家李文信教授题字的《海棠香国》照辟和由名国画家范曾先生题字的棠湖公园大门等古典园林建筑,皆纷呈异彩,各具风姿。更为令人赞叹的是各组建筑的石刻、木雕技艺,不少构件堪称精品,完全可以与真正的古建筑工艺媲美。

文化墙高5米、长60米,气势宏伟,彩用石刻的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了古双流灿烂的发展史。陆游咏海棠,收集了古今著名咏海棠诗词,数十余篇,文化氛围浓厚,与同区景观相呼应,充分体现了棠湖公园以海棠命名的园林特色。音乐喷泉巧妙地利用公园湖水资源与城市街道融为一体,集休闲娱乐、观赏为一身,增加了水之灵气,形成了公园园区与城市街道的自然结合。园区内演艺广场集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音响设备齐全,近年来承办了多次大型文艺演出和群众集会,使公园的综合服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吸引了更多的中外游客,为双流县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旅游指南
最佳时间
成都的最佳旅游时间是3到6月,9到11月,但7,15月份最热的时候成都附近的西邻雪山、青城山、四姑娘山等城市旅游兼避暑的地方。
交通
成都市的公交车四通八达,大多数地方都可坐公交车到达,特别是市内各景点。现在成都市内的公交车多数为无人售票车,需自备零钞投币。不论远近票价一般是上车1元,空调车和高档车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