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棉花面纱犬

2022-07-13 03:32:58 百科资料

起源于17世纪。

是法国军团将含有比雄血统的品种带到马达加斯加岛,如今该岛已经成为该品种的培育地。另一个近似种是基耶棉花犬,在马达加斯加岛东海岸的留尼汪岛曾经非常流行,但已经绝种了。一般认为是在德国北部,从较大的狐狸犬培育而来。

  • 中文名 棉花面纱犬
  • 外文名 Coton de Tulear
  • 体型 小型
  • 原产地 马达加斯加
  • 身高 25-30厘米

体型

外观描述

  FCI编号:283

  FCI所属组别 :第九组:伴侣犬和玩具犬组

  外观:比雄血统成员之一,拥有一身如棉花般蓬松的白色长毛,并因此而得名。

  身高:雄性棉花面纱犬肩高9.8-12.6英寸(25.0-32.0厘米) 雌性棉花面纱犬肩高8.7-11.0英寸(22.0-28.0厘米)

  体重范围:雄性棉花面纱犬体重8.8-13.2磅(4.0-6.0公斤) 雌性棉花面纱犬体重7.7-11.0磅(3.5-5.0公斤)

  头部(头部、面部、眼睛、耳朵、鼻镜、嘴部、口吻、鄂部、牙齿)

  头部:短,从上面看呈三角形。头骨:从正面看略圆且宽,眉骨略微发达。鼻子:鼻梁宽,黑色,鼻孔敞开。口吻:直。唇:发育良好,紧。颌/牙齿:牙齿排列整齐,剪状咬合。眼睛:较圆,相距较远。耳朵:下垂,三角形,位置较高,贴近脸颊。

  躯干(颈部、胸部、肋骨、腰部和背部、躯体前部、皮肤)

  颈部:肌肉发达,略微拱形,颈部与身体的比例长1/5,没有赘肉。身躯:背线略微凸显。肩部:略微突出。臀部:倾斜,短且发育良好有肌肉。胸部:发达与肘部呈水平,肋骨支撑良好。腹部:上收略微明显。

  四肢(前驱、肩部、上肢、胶骨关节、胶骨、足掌、后躯、大腿、飞节、关节和飞节指甲)

  前躯:笔直。肩部:上臂有肌肉且倾斜。肱骨约120 °角。上臂长度相当于肩胛骨的长度。前足:小而圆,脚趾紧凑且拱起。大腿:肌肉强壮。臀部:股角度约80 °。飞节:干燥且表现明显。后足:类似于前足。

  尾巴

  尾巴:位置较低。

步态/运动

  步伐流畅自如。

失格条件

  缺陷:任何与上述各点的背离均视为缺陷,任何身体或行为上明显表现失常之犬均为失格。

棉花面纱犬 - 历史:

  原产马达加斯加。

  起源于17世纪。

  认为是法国军团将含有比雄血统的品种带到马达加斯加岛,现在该岛已经成为该品种的培育地。另一个近似种是基耶棉花犬,在马达加斯加岛东海岸的留尼汪岛曾经非常流行,但现在已经绝种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