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

- 中文名 梯形
- 外文名 trapezoidal
- 面积公式 S=(a+b)× h / 2
- 周长公式 C = a + b + c + d
- 公式说明 a、b是上底和下底,c、d是两腰,L、h是中位线和高
基本介绍
梯形(trapezium)是指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也可以单纯的认为上面的一条叫上底,下面一条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两底之间的公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图形性质
①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
②梯形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③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判定
1.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辅助线
1.作高(根据题目而确定);
2.平移一腰;
3.平移对角线;
4.反向延长两腰交于一点;
5.取一腰中点,另一腰两端点连接并延长;
6. 取两底中点,过一底中点做两腰的平行线。
7. 取两腰中点,连接,作中位线。
特殊图形
等腰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isosceles trapezium )

性质等腰梯形
1.等腰梯形的两条腰相等。
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判定
①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②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直角
定义:
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
性质:
直角梯形有两个角是直角。
判定:
有两个内角是直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中位线
定理:
平行于两底并等于上底、下底和的一半。
面积公式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变形1:h=2s÷(a+b);变形2:a=2s÷h-b;变形3:b=2s÷h-a。
另一计算梯形的面积公式: 中位线×高,用字母表示:L·h。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字母公式:(A+B)乘H除2
梯形公式
(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应用实例
例一、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B=DC,AC=DB,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证明:过点A作AE∥DC交BC边于点E.
∵AB=CD,AC=DB,BC=CB,
图∴△ABC≌△DCB,∴∠ABC=∠DCB
又∵AE∥DC,
∴∠AEB=∠DCB
∴∠ABC=∠AEB ,∴AB=AE,
∴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又AB=DC,且AD≠BC,
∴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
点评:
判定一个任意四边形为等腰梯形,如果不能直接运用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一般的方法是通过作辅助线,将此四边形分解为熟悉的多边形,此例就是通过作平行线,将四边形分解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
例 2
如图(1),△ABC中,AB=AC,BD、CE分别为∠ABC、∠ACB的平分线。求证:四边形EBCD是等腰梯形。
分析:欲证四边形EBCD是等腰梯形,解题思路是证ED//BC,BE=CD,由已知条件易证△BCD≌△CBE得到EB=DC,从而AE=AD,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ED//BC。

证明:∵AB=AC,
∴∠ABC=∠ACB,
∴∠DBC=∠ECB=1/2∠ABC,
图(1)
∴△EBC≌△DCB(A.S.A),
∴BE=CD,
∴AB-BE=AC-CD,即AE=AD.
∴∠ABC=∠AED,∴ED//BC,
又∵EB与DC交于点A,即EB与DC不平行,
∴四边形EBCD是梯形,又BE=DC,
∴四边形EBCD是等腰梯形.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证明ED//BC,EB=DC,易错点是忽视证明EB与DC不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