桧风

《桧风》源于哀国的乱世哀音
"郑国初封地在咸林(今陕西省华县西北一带),地处京畿之内,郑人的东迁,依凭溱、洧、寄食虢、郐的同时,也带来了京畿的时尚和奢华,从《诗经·郑风》不难看出郑人东迁入主中原的骄奢之风。一方面使风光旖旎,山水秀丽,经济富庶的溱、洧地区郐国奢华之风大张;另一方面郐国主昏臣怠,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桧风》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郑州师专中原文化研究所所长刘玉娥教授说,"郐国一些处在下位而头脑清醒的知识分子面对黑暗的现实政治,哀叹国之将亡,民生之艰难,国人在苦难中煎熬,一方面痛恨统治者昏庸不能清明政治,使国强盛;一方面自哀无力改变现实,内心痛苦,充满忧愁,甚至羡慕草木的无知,没有忧愁痛苦,更没有家室之累。"
- 作品名称 桧风
- 创作年代 西周与春秋早期
- 作品出处 诗经·国风
- 文学体裁 古诗歌
基本解释
桧风 :诗经国风中的内容。
1.桧(kuài),通"郐"(《左传》《国语》中记载为郐)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妘(yún)姓,故都在今河南的密县东北,其统治区大致包括今密县、新郑、荥阳的一些地方。桧风就是这个区域的诗。
2.桧国于春秋初年为郑武公所灭。桧诗产生的时代,一说在桧灭之前,即春秋初以前;一说桧诗实际是"郑诗",即桧灭之后(朱熹《诗集传》引苏氏说),二说都系猜测,姑并存待考。
乱世哀音
共录有四首诗。
包括:
1 素冠
素冠,桧风。
这一篇似从丧服,丧事说起,表示了对丧人的同情。
素冠,素衣,素():似指丧服。
原文:
庶兄素冠兮,棘人栾栾(加点,加横)兮,劳心博博兮。
庶兄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
庶兄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
2 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桧风。
这一篇以猕猴桃的繁茂生长比喻诗中人困苦的生活。
猗傩:枝叶繁茂。
苌楚:弥猴桃。
乐:羡慕。是说诗中人受着沉重的负担,不能象苌楚那样无忧无虑。
原文: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长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译文:
猕猴桃舒展猗傩的枝桠,青翠的叶片。我羡慕你呀,你不知道人间的事情。
猕猴桃鲜花盛开,相间在青翠的叶片里。我羡慕你呀,你没有家室的负担。
猕猴桃结出硕大的果实,包裹在叶片间。我羡慕你呀,你没有家室的负担。
3 羔裘
羔裘,桧风。
这一篇以羔裘,狐裘象征高贵来对比诗中人困苦的生活。
原文: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4 匪风
匪风,桧风。
这一篇的诗中人在危难中盼望周京的救援。
原文: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羔裘 素冠 隰有苌楚 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