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桦树胆

2022-07-02 15:10:30 百科资料

桦树瘤-白桦茸,又名"桦树菇":日本有人叫"桦穴茸"。是一种生于白桦树上的药用真菌,其子实体呈炭黑色的块状形态,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北部、北欧、日本(北海道),滋生在北半球北纬40°~50°的地区。

  • 别名 桦树菇
  • 药品名称 桦树胆

生活习性

  桦树胆,拉丁学名:Inonqqus obliquus,日本称为:白桦茸,欧洲称为chaga,此桦褐孔菌,生长在悬崖的一棵桦树上。这种真菌的活性极强,会不断吸取桦树的养分,大约10-15年之后会把白桦树的精髓吸收殆尽,使白桦树枯死。可见这种真菌的生命力有多么旺盛。这种先出现、再吸取白桦养分、使其枯萎的过程,与人类癌细胞增生、逐渐破坏健康的人体细胞,最后油尽灯枯而死如出一辙,所以才有"桦树之癌"的恶名。

桦树胆

物种起源

  桦褐孔菌是16-17世纪东欧民间广泛利用治疗消化器官癌病、心脏病、糖尿病的一种神秘药用真菌。生长在桦树活立木的伤节处,类似人体长癌一样形成不孕性"肿瘤状"菌核,随着"肿瘤"在吸收着桦树浆液渐渐长大,桦树最后枯萎死亡,故此又称其为"桦癌褐孔菌"。

食用功效

  白桦茸功效:抗癌作用。对多种肿瘤细胞(如乳房癌、唇癌、胃癌、耳下腺癌、肺癌、皮肤癌、直肠癌、霍金斯淋巴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防止癌细胞转移、复发,增强免疫能力,促进健康。并且用于配合恶性肿瘤患者的放疗、化疗,增强病人的耐受性,减轻毒副作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