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汤
桑白皮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一一一。主治目生花翳白点,状如枣花。
- 名称 桑白皮汤
-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 组成 桑根白皮、木通、泽泻、犀角屑、黄芩、旋覆花、茯神、玄参、川大黄、甘菊花、甘草
- 主治 目生花翳白点,状如枣花
组成
桑根白皮(锉)、木通(锉)各一两半,泽泻、犀角屑、黄芩、旋覆花、茯神、玄参、川大黄(锉,炒)各一两,甘菊花半两,甘草(炙)一分。
用法用量
上为细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和滓温服。
主治
目生花翳白点,状如枣花。
附方
名称:桑白皮汤
组成:桑根白皮(锉)、茅根(锉)、木通(锉)、干百合(锉)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气淋结涩,溲便不利
出处:《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名称:桑白皮汤
组成:桑根白皮(切)、升麻、甘草(炙)、秦艽(去苗土)、大黄(锉,炒)、石膏(碎)、葛根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竹沥一合,煎至一盏,去滓,早、晚食后、临卧温服
主治:肺壅气促,四肢酸痛,鼻塞及痛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名称:桑白皮汤
组成:桑根白皮(锉)、消石(研如粉)、紫葛、芍药、犀角(镑)、虎杖
用法:上除消石外,共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消石半钱匕,打匀。空心、晚后温服
主治:瘰疬,肝中有根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名称:桑白皮汤
组成:桑根白皮(锉,炒)、款冬花(去梗)、五味子(炒)、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膏)、当归(切,焙)、人参、甜葶苈(纸上炒)、防己(锉)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产后上气,虚喘咳逆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名称:桑白皮汤
组成:桑根白皮(锉)、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秦艽(去苗土)、大黄(锉,炒)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一钱匕,水七分,牛乳一合,同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一日三次
主治:小儿发黄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名称:桑白皮汤
组成:桑根白皮(锉,焙干)、山栀子仁、芦根(锉)、赤茯苓(去黑皮)、冬葵子、茅根(锉)、甘草(炙)、滑石(研入)
用法:上为粗末。五六岁儿,每服一钱匕,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一日三次
主治:小儿淋痛,小便如血色
出处:《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名称:桑白皮汤
组成:桑白皮、紫菀、百合、桔梗、半夏(姜汁制)、人参、知母(姜汁制)、贝母、阿胶(炒)、南星(姜汁制)、甘草、陈橘皮、钟乳粉、木香
用法:上哎咀。每服半两,水二盏,入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八分,去滓,下钟乳粉一钱或半钱,调匀热服
主治:咳嗽
出处:《普济方》卷一五九
重要文献摘要
《证治准绳》:"桑白皮汤,治目生花翳白点,状如枣花。桑白皮、木通各一两半,泽泻、犀角屑、黄芩、旋覆花、茯神、玄参、川大黄(炒)各一两,甘菊花半两,甘草(炙)二钱半。右为细末,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六分,连滓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