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科

桑寄生科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1科。(APGII分类法中分入核心真双子叶植物分支)半寄生性灌木,稀草本,寄生于木本植物的枝上,少数为寄生于根部的陆生小乔木或灌木 。叶对生,稀互生或轮生,通常厚而革质,全缘,有的退化为鳞片叶,无托叶。
- 中文名 桑寄生科
- 拉丁学名 Loranthaceae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桑寄生科植物多为半寄生性灌木,稀草本,寄生于木本植物的枝上,少数为寄生于根部的陆生小乔木或灌木。叶对生,稀互生或轮生,通常厚而革质,全缘,有的退化为鳞片叶,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具苞片或小苞片,花被3~8,花瓣状或萼片状,镊合状排列,离生或不同程度合生成冠管;副萼短,全缘或具齿缺,或无副萼;雄蕊与花被片同数,对生且着生其上;子房下位,1室,稀3-4室,子房与花托合生,不形成胚珠,仅具胚囊细胞。果为浆果,果皮具粘胶质,稀核果;种子通常1颗,稀2-3颗,无种皮。花粉三射裂或球形;染色体基数x=12或14。
分布情况
桑寄生科约65属1300种,主要产于世界热带地区,温带分布较少。中国有11属,约64种,大多数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各省区;
分类系统
桑寄生科在分类系统上隶属于檀香目,根据花的形态、花粉粒和果的构造不同,分为桑寄生亚科(Loranthoideae)和槲寄生亚科(Viscoideae)。桑寄生亚科包括鞘花族(Elytrantheae)、桑寄生族(Lorantheae);槲寄生亚科包括栗寄生族(Phoradendreae)、油杉寄生族(Arceuthobieae)、槲寄生族(Visceae)。

近代B·A·巴洛根据前者的胚囊发育为蓼型(Polygonum type),后者为葱型(Allium type),以及其他胚胎学资料等,建议恢复为桑寄生科和槲寄生科,仍置于檀香目。
经济意义
桑寄生科植物具寄生习性,以吸根侵入寄主的组织内吸取养分,对寄主有危害,某些种类可使板栗、梨树、柿树、油茶等减产;云南油杉或高山松若受油杉寄生属寄生后,可致枯死;在近代造林、果园、经济林经营中,列为防治植病之一。该科有些种类可供药用,如桑寄生、广寄生、槲寄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