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桂枝香》又名《疏帘淡月》。兹以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为准。双片一百零一字。前后片各五仄韵,宜用入声部韵。前后片第二句第一字是领格,宜用去声。据毛先舒《填词名解》记载:《桂枝香》这个词牌名出自唐朝人裴思谦到长安参加殿试后,和同伴们到风月场所的平康里嫖宿时,有黄门来报喜说他高中状元。《桂枝香》这个词牌最负盛名的是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 作品名称 桂枝香
- 作品别名 桂枝香·金陵怀古
- 创作年代 北宋
- 作品出处 《临川先生文集》
- 文学体裁 词
词牌来源
《晋书》卷五十二郄诜传载,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称"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世因此称登科为折桂。五代王定保《唐遮言》卷三在唐裴思谦《及第后宿平康里》诗:"夜来新惹桂枝香。"唐袁浩登第后亦作《寄岳阳严使君》:"桂枝香惹蕊枝香。"此调北宋人开始大量创作。
据《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南宋张辑词有"疏帘淡月,照人无寐"句,故又名《疏帘淡月》。《词律·校刊》注:"万氏注云:张宗瑞'梧桐细雨'一首,取名《疏帘淡月》,乃因词中语以名之,非调有异也。按《东泽绮语债》词,好以词中语立新名,与本调一无区别。惟此调旧谱分南北词,如用仄声韵,则名《桂枝香》,用去上声韵,始可名《疏帘淡月》。"
词牌格律
(格律对照词:《桂枝香·登临送目》)
(前片)
平平仄仄(韵),
登临送目,
仄仄仄中平,中中平仄(韵)。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中平平仄(韵)。
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后片)
仄中中、平平仄仄(韵)。
念往昔、豪华竞逐,
仄中中平中,中中平仄(韵)。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仄平仄(韵)。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典范词作
1.〔南宋〕陈亮《桂枝香·天高气肃》
2.〔南宋〕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3.〔南宋〕张炎《桂枝香·晴江迥阔》
拓展探索-琴之界
历代古琴谱中有以桂枝香为名的古琴曲,并收录在了《琴学参变》古琴谱中。
附录琴曲歌词原文:
《琴学参变》 记载:
危弦已断,新弦不惯。旧弦再上不能,待撇了新弦难拚。我一弹再鼓,我一弹再鼓,又被宫商错乱。非干心变。这般好凉天,正是此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间。非弹不惯,只是你意慵心懒。既道是寡鹄孤鸾,又道是昭君宫怨,更思归别鹤,更思归别鹤,无非愁叹。有何难见,既不然,你道是除了知音听,道我不是知音不与弹。尾声光阴迅速如飞电,好良宵可惜渐阑,拚取欢娱歌笑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