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根尖周炎

2022-06-30 00:29:13 百科资料
根尖周炎(Diseases of periapical tissue)是指发生在牙齿根尖部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即表现为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发生的炎症反应。
  • 挂什么科 口腔科
  • 哪些症状 牙齿松动和脱落、牙有伸长感及触痛、牙齿颜色异常
  • 好发人群 所有人群
  • 需做检查 血常规、一般摄片检查、
  • 引发疾病 牙髓炎

病因

       1、感染:与牙髓炎一样,感染也是引起牙齿根尖周炎的最常见的原因,而大多数感染来自牙髓炎症。如果牙髓炎症没有及时治疗,牙髓感染向深部扩散,通过根尖孔引起根尖周炎。此外,还有少数感染来自牙周病,如牙周组织炎症有比较深的牙周戴时,引起根尖周炎。有时后感染来自感染的根管,如因牙髓炎时做根管治疗的时候,扩大针阔锉根管时器械超出根尖孔,冲洗根管时压力过大,将药液,特别是双氧水把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带到根尖周组织中。

  2、化学刺激:在牙髓炎进行根管治疗时,使用牙髓组织失活剂如三氧化二砷,封药时间过长,根管内封入刺激性大的消毒剂和甲醛甲酚,药物过量,渗透到根尖周组织中,可以引起药物性根尖周炎。

  3、创伤:牙齿承受过大的咬合力量或外力,均可以使根尖周组织受损。根管治疗时,根管器械多次超出根尖孔,质地很硬的根管充填物超出根尖孔,都是对根尖周组织的创伤因素。

  4、非牙髓性根尖周病变:根尖周病变大多数是由于牙髓病继续发展造成的,但是也有不是来源于压髓病变。如前面表述的创伤和牙周病引起以外,还有少数由于其他的原因造成的,如放射性骨坏死、中央性巨细胞肉芽瘤、恶性淋巴瘤、发育性囊肿等等。

症状

       早期患牙有轻度疼痛,此时患牙咬紧,疼痛可以暂时缓解,随炎症加重,患者齿伸长,有浮出感,轻叩患牙即疼痛。根尖周炎时疼痛为自发性、持续性痛,且范围局限,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如果急性根尖周炎没有得到治疗,炎症继续发展,形成急性根尖脓肿,则疼痛加剐,叩痛明显,且有持续性跳痛。脓液扩散至骨膜下,疼痛、肿胀均很明显,脓液一旦穿破骨膜达到黏膜下,由于压力减弱,黏膜下组织疏松,疼痛比以前减轻。

检查

  病人首先是疼痛,影响咀嚼功能,影响进食,特殊的部位可以引起张口的一些困难。临床的检查确定具体不适的牙齿,具体确定部位,确定某一颗牙的位置之后,进行拍片,检查一些根尖的状态。通过牙片,加上临床的检查,来综合确定判断这个牙齿的诊断。所以,如果患者出现急性牙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根据病史及患牙的叩痛检查,牙片的检查,再结合病人的症状体征,基本上就可以确诊。

鉴别

  急性根尖周炎应与急性牙髓炎、创伤性根周膜炎、牙周脓肿、颌骨骨髓炎进行鉴别。  

  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特点是发病急,疼痛剧烈。检查时多见有深龋等牙体硬组织的实质性缺损,接近牙髓.可见微小穿孔,穿孔处可见浓液或血液渗出。  

  牙周脓肿,是位于牙周袋壁或深部牙周组织中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牙周炎发展到晚期,出现深牙周袋后的一个常见的伴发症状。 

  颌骨骨髓炎是因颌骨受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累及范围常包括骨膜,骨皮质以及骨髓组织,临床上常见的有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婴幼儿骨髓炎以及放射性骨髓炎。

并发症

  根尖周炎并发症:

  如果急性根尖周炎没有得到治疗,炎症继续发展,形成急性根尖脓肿,则疼痛加剧,叩痛明显,且有持续性跳痛。脓液扩散至骨膜下,疼痛、肿胀均很明显,脓液一旦穿破骨膜达到黏膜下,由于压力减弱,黏膜下组织疏松,疼痛比以前减轻。

预防

       减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注意保持口腔环境,保持养好的卫生习惯,最实际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每个人应该从小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刷牙可以清除口腔中的大部细菌,减少菌斑形成。尽可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饭后漱口。唾前刷牙更重要,因为夜间间隔时间长,细菌容易大量繁殖。

治疗

      

  1.开髓引流:急性期应打开髓腔、拔除根髓,保证根管通畅,使炎症物从根管得到引流,开髓后在根管口可放置松软的棉捻以利引流。

  2.切开引流:急性化脓期脓液到达骨膜下或黏膜下,在患牙相应根尖区脓肿明显处切开,引流排脓。

  3.根管治疗:急性期缓解后,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严密充填根管,作永久性治疗。

  4.根尖刮治术:病变较大时做这种手术消除根尖区病变,但只限于上下前牙。

饮食

      1 吃冷饮,冷食可使血管收缩而利于止血,并可减轻水肿和疼痛,同时还可尽量减少对创口的撞击。可选择喝一些凉牛奶、冰洪淋、果汁等。

  2 吃半流质饮食和软食,如米粥、煮烂的面条、蔬菜泥汤等。

  3 不要吃粗糙食物,如韭菜、芹菜、硬米饭等,以免粗糙颗粒刺激创口,不利于愈合。

  4 不要吃过热的食物,以免使血管扩张引发创口出血。

  5 多吃高营养、高蛋白饮食,如牛奶、菜肉粥、炸豆腐、果酱面包、豆腐脑、西红柿鸡蛋卤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